第一百五十五章 几人欢喜几人忧
“父亲,我和杨大哥出去了,就不陪你老人家了。”
李德兴看到杨麟有些犹豫不决,知道为何如此,于是说道:“贤侄儿,你们尽管去玩儿,那些资料,我会让师爷尽快誊抄一份,不会耽搁你的事情,放心吧。”
“呵呵,谢谢伯父,那侄儿就和幽澜出去了。”
“去吧,别忘了晚上早点回来,一起吃晚饭。”
看着渐行渐远的两人,李德兴原本随和的脸色顿时一变,双眸幽幽,鄙视着身旁的妇人,一字一顿的说道:“我不希望再听到你针对那个少年的话语,否则别怪我翻脸无情,休了妳。”
杨麟的犹豫只是一瞬间,立即答应下来:“既然伯父盛意拳拳,那侄儿不好再推迟了,我就明日再走吧。”
此刻,最高兴的莫过于李幽澜,心里甜甜的。
就在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杨麟突然问道:“对了,伯父,前段时间珠江火灾,有一些蛮夷商船被毁,货物被焚,这次巡抚衙门让我统计一下,报备在案,晚辈只知道前去澳门,但具体的就不知道如何去办了,您能不能指点一二啊?如何获得这些数据?”
刚才有些尴尬的局面随着李德兴的一声大笑消散,只见他不答反问的说道:“哈哈,原来此次公差,你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啊。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不用再去澳门了,在我这里就能办。”
杨麟顿时摸不着头脑,满脸的疑惑,就要问之时,似乎猜出了杨麟的心中所想,看懂了杨麟脸上的疑惑,解释起来。
“贤侄儿,你有所不知,凡是外国的船只遭遇海盗、风暴等等灾难,造成的损失,都是在我香山县报备在案,然后再酌情给他们以照护,或者帮助修补船只,或者提供一些衣食,若有严重者,可以给予一些银两,让他们能够返回国。”
“呃,伯父,朝廷对这些外国人是不是太好了,本国之人都没有这等待遇。”
“贤侄儿,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朝廷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考量的。如果这些外国蛮夷之人无法回国,流落在沿海的府县街头,不仅不好看,还容易出事情,在州府闹事儿。”
杨麟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在嘀咕着,闹事儿?那还不简单,大清律例不仅是朝廷百姓,外国之民也应该适用,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就在这时,李幽澜走了过来,站在杨麟的身前:“杨大哥,走,咱们去街上看看去,我带你去玩玩,香山县有很多好玩儿的东西,特别是西洋的那些玩意儿,又多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