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祭祀,生变
“山女庇佑!”族长在最前方三跪九叩,“山女庇佑!”后方的村民也依样而拜。
“请祭品!”随着一声长喝,一个襁褓被抱到族长面前。
族长接过襁褓拨开,抱出里面的小孩子。孩子还不到俩个月大,光溜溜的小身子一接触到外面的冷空气,不可避免的哇哇大哭起来。
“请山女收下我们的献礼,赐予我们风调雨顺的一年。”族长将小孩用力朝地上一摔,哭声戛然而止。
小孩的尸体被石磨碾成了血浆,盛在了一个瓮中,被放在山女像前供奉。而族长则带领着村民继续跪伏在地,嘴里念着独特的音节,恳请山女接受祭品。
我们的信仰,不应该是束缚的枷锁,而是希望。
———————————————————————————————————————————
村民们对外面的世界不感兴趣。他们一直都恪守着自己的一套规矩,祭拜着他们独有的神,“山女”。
据记载,在两百多年前,靠山村的老祖宗们为了逃避战乱,来到了这里。
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山女”。
山女像慢慢地开始散发出红色的光芒。光芒越来越盛,将周围照的毫发可见,给村民们都染上了血一样的的光泽。红光直冲云霄,射向了空中的圆月。半晌,又从圆月中爆发而出,化为一束直照进瓮中。村民们见此,更加虔诚的趴在地上,丝毫不敢乱动。
足足一刻钟后,光芒才消失。族长亲手执瓮,将血浆分到村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碟子里。
村民们在山女的帮助下,建起了自己的村落。并在山女的庇佑下,安然度过了好几次的战乱还有饥荒。他们向山女祭祀,并得到了别人无法想象的赏赐,“像”。
“像”是死去亲人的化身,它沟通着阴阳,传递着很多活人并不知道的信息。而像的法力,取决于祭祀的力度。凭借着“像”,靠山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每年的九月十五晚上,村口的石碑处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村民们早早的就会来到这里等候,他们穿着统一的褐色带帽短斗篷,将脸遮住一大半。这种斗篷是他们的祖先初到此地时的穿着,祭祀时就延续了下来。虽然材质上要比当年好得多,式样却始终没有什么变化。
在族长的带领下,四个壮汉抬着巨大的山女像,庄重的摆放在村口的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