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重建边防
果然,邵勋很快提到了乌桓人。
“王浚之婿苏恕延在北边长城外?”他问道。
“正是。”侯智答道:“他不敢向北窜太远,不然就到拓跋鲜卑、宇文鲜卑的草场了。”
“原来跑到夹缝中的三不管地带了。东躲西藏,真是不容易。”邵勋失笑:“光庭若知晓其所在,可遣人告之,君已背匈奴而走,何不来投?若来见我,立授——”
邵勋想了一下,道:“怀荒镇将之职。”
居庸县的位置则已经出了军都陉,在其北口外,此地胡汉杂居,各色部落都有,形势十分复杂。
“光庭。”邵勋画完地图后,直起身来,问道:“可能为我守此关城?”
侯智心中大喜,立刻单膝跪地,道:“愿为明公效死。”
“好!”邵勋笑道:“居庸侯氏乃汉司徒(侯)霸之后,家风勇烈,夷夏俱瞻,君可为河北第八镇将,为我守着居庸县及关城。”
“明公放心,侯氏根基在此,必不敢退。贼若来,定与其战至最后一人。”侯智说道。
“敢问怀荒镇位于何处?”侯智问道。
“广宁郡北境,于沿水(今洋河)北,许其筑一军城,且耕且牧,守边御敌。”邵勋说道。
这个地方在后世张家口万全区一带,属于广宁郡下洛县北境——太康元年(280),改“下落县”为“下洛县”。
历史上的怀荒镇则还要往北,在张北一带,已出广宁郡,在燕山北麓了。
邵勋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两年下来,经过不断地招抚、迁移,现在已有上白(上镇,位于安平)、陆泽(上镇,位于巨鹿)、飞龙山(乞活军陈午部,中镇,位于常山)、鲁口(刚提升为中镇,位于博陵)、武强(下镇,位于安平)、易京(由安平迁徙而来,下镇,位于河间)、蒲阳山(由安平迁徙而来,下镇,位于中山)七个军镇——后三者乃安平匈奴降人。
居庸关是第八个军镇,镇将为上谷侯氏的侯智。
卢诜、许式在一旁看着。
陈公对上谷一带的重视,超乎想象啊,难道是为了招抚乌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