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四面楚歌的俄国
阿洛夫前不久收到可靠情报,沙皇陛下全家和仆人都被布尔什维克秘密警察转移到了叶卡捷琳堡,如果再不能将陛下全家救出来,尼古拉二世全家很可能遭到布尔什维的毒手杀害。
远东方面军的那帮将领是靠不住了,阿洛夫最终想到了唐朝,于是乎。这位对罗曼诺夫皇室忠心耿耿的总领事,风尘扑扑地来到了唐家堡(以后更名‘西京’),恳请唐委员长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对陷入绝境的尼古拉二世全家施以援手。
现如今的唐家堡,在新成立的西京市,很有点北京紫禁城的意思。
经过两年多的扩建,唐家堡已经有点皇家园林的气派了。
位于城堡中心位置的紫光阁,唐朝亲自题名的专门用来接见外宾和贵客的会客中心。
由于苏维埃执政的俄国在1918年3月3日,与德、奥、保、土四国同盟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正式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人这种背叛行为,彻底地激怒了协约国的全部成员国。
英、法、日、美等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乘机进行武装干涉,大力扶植俄国资产阶级势力对抗体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
3月6日,英、法、美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4月5日,日、英、美干涉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登陆。
4月下旬,德国和土耳其撕毁了《布列斯特和约》,也趁着俄国内乱,侵占了克里木和南高加索地区。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5月底,由5万名奥匈战俘编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经西伯利亚遣返途中发动叛乱,先后侵占伏尔加河中游、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顿河地区克拉斯诺夫的哥萨克白卫军、北高加索邓尼金的“志愿军”相继进行了武装暴动,推翻刚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成立俄罗斯帝国复**政府,并借助协约国提供的大量援助,着手扩统白卫军。
紫光阁整体建筑宏伟高大。阁面阔七间,前抱厦间面阔五间,是两层重檐楼阁。阁前有四百余平方米宽敞的平台,白石栏子,雕龙望柱,更衬托着阁的雄伟。阁后紫气轩,以抄手廊与紫光阁相联结,形成了一个典雅、肃穆的封闭院落。
唐朝对修建紫光阁十分重视,对紫光阁的陈设布局亲自作了精心的安排。
6月初,由于苏维埃实行粮食垄断,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各地支持白卫军复国,成立反苏维埃政权。西北人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共和国已经丧失四分之三的领土,陷入四面受敌的覆灭险境。
唐朝领导的中国西北军很早就彻底控制了中亚地区。而且最近又扩军达一百万,因此中华民国西北政府顿时变成了协约国眼中的香饽饽。
西北政府的第一届人大会议刚刚闭幕,唐朝就被各国的驻华公使缠住了。
好不容易将英、法、日、美等国的公使打发走,唐朝又被憔悴得不成人样的原俄国驻库伦总领事阿洛夫堵住了。
阿洛夫这段四处奔走,只求能将尼古拉二世一家子从布尔什维克手中救出来。但是,忙乎了差不多一年,几乎将手里能用的资源全部用光了,也没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