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对日本人就得强硬
‘靖安’舰完成拖带任务后,南下返沪,北上舰队的指挥任务交给了陈世英全权负责。庙街位于黑龙江入海口附近,是进入黑龙江的必经之路,当时有华侨2000多人。俄.国十月革命后,日本进行武装干涉,近千名陆军进驻庙街,另外还有4艘驱逐舰和一艘巡洋舰。除了日本军队,庙街还驻扎着日军支持下的白俄军队,当地形势极为复杂。
陈世英率舰到达庙街后,受到了当地华侨的欢迎和慰问。他们告诉陈世英,黑龙江再有10天即将封冻,若往哈尔滨应尽快起程,否则就有被困的危险。陈世英接受了华侨的劝告,于当天起锚沿江西上。但舰队-&l;&g;-不久就遭到了日军炮火的拦阻,4舰被迫退回庙街。不久,黑龙江封冻,陈士世英不得不率舰在庙街过冬。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军46师166团赶抵庙街。166团团长宋哲元在拜会陈世英的江防舰队时,听陈世英说起日军拦阻之事,非常气愤。当即就去找驻庙街日军讨还公道,声称这是中国的领土,要日军必须向吉黑江防舰队道歉。
日军哪肯道歉,态度非常嚣张,双方不欢而散。三天后,166团驻地来了大批我国侨民,向祖国.军队控诉日军在庙街的种种暴行,顿时激起了166团全体官兵的愤怒。刚巧也是这天,166团一营营长吉鸿昌带兵在庙街我国侨民聚居区进行例行巡逻的时候,碰到三名日军意图强.奸一名侨民妇女,在制止日军暴行的过程中双方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冲突。
日军的一支巡逻队也刚好经过那里,于是,双方发生了交火。我军轻伤四人,重伤一人,牺牲两人。全歼了这支日军小队的全部五十四人。
杨永泰老早就,唐委员长对日本人一直不待见,但这个时候用这种近似乎宣战的外交辞令,杨永泰觉得好像不是很稳妥。
“委员长,滨海地区与日本隔海相望,漫长的海岸线,对目前没有海军,缺乏海防的我军而言,现在与日军在那里交战,对我军很不利。”杨永泰正色说道第46师目前是孤军深入,日军在那里有两个师团五万八千多人马,那里的铁路现在处于日军占领并控制,我军对46师的后勤补给短内肯定供应不上。一旦开战,很有可能让46师全师一万六千多官兵陷入日军的重围。”
“第军的其他部队为还没有进抵日占区?”唐朝脸色忽沉,皱眉问道。
“巴黎和会召开之前,我军与日军都属协约国成员,为了避免两军造成不必要的军事冲突,第军在进抵海兰泡后,就没再继续东进,而是转向黑龙江境内,与日军争夺中东铁路的控制权。”杨永泰赶紧解释道:
“只是考虑到北洋陆军派了一个团的兵力和一支江防舰队进驻庙街,收回黑龙江流域的江防权力,第军军长杨虎城担心北洋的人镇不住日军,所以命令16师前出滨海地区,既可以宣示主权,又可以策应庙街的中国.军队,总参谋部同意了这个计划。”
宋哲元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法善了,干脆向驻庙街的日军营地发起进攻。此役,166团以伤亡八十六名将士的代价,击毙日军一百二十七名,俘虏八百多人。战火造成军营附近的日侨伤亡二百多人。总体上与日政府递交的抗议书上的死伤数字比较接近,只是侨民没有日本政府所说的三百多人。
当时由于黑龙江冰冻,日军的舰队和援军没法上来,所以吃了大亏。今年3月,黑龙江江面开始融化后,日军派出了大批增援部队,大小炮舰二十多艘。军军长在得到166团团长宋哲元的战情汇报后,毫不犹豫地命令46师的另外两个团向庙街方向靠拢。
在新俄罗斯帝国禁卫军远东方面军司令谢苗诺夫的调停下,日军和我军目前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交战,双方在庙街周边地区形成对峙,战火一触即发。另外,军第45师和47师也在黑龙江省与日军部署知中东铁路沿线的第3师团形成对峙。
据内务部和军统提供的情报,日本政府原打算跟我军打一场局部战争,但在得知帝俄和苏俄签署了西京和平协议后,马上密令日本在远东的所有部队暂时不得跟我军有任何形式的军事摩擦。”
听完杨永泰说完“庙街事件”的前因后果,唐朝深感欣慰地点头笑道保护侨民,是我们西北军自建军以来的光荣传统。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这个光荣的传统,我们的商人才能在中亚、中东和英属印度支.那等地不受欺压,不受歧视。
唐朝把雪茄塞进嘴里默然无语地抽了两口,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考虑,军军长杨虎城这么做考虑得相当周全,现阶段争夺我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所属的中东铁路路段的控制才是重点。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将西北军的触角伸进了东三省,对扼制日本在东三省的发展能起到战略意义。
“宋哲元的166团,是原因与驻庙街的日军发生军事冲突?”唐朝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
早有准备的杨永泰如实答道整个事件的起因,其实跟北洋陆军派往庙街的那支江防舰队有关。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宣布将沙俄侵占的黑龙江江航权归还中国,为了能够控制黑龙江,北京政府陆军部决定组建吉黑江防舰队。
由于舰艇不足,海军部决定调拔第二舰队的‘江亨’、‘利捷’、‘利绥’3艘炮舰和‘利川’武装拖船组成北上舰队前往支援。在这4艘军舰中,最大的是“江亨”舰,排水量550吨,舰长是陈世英。他是福建人,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
从第二舰队驻地上海到达吉黑江防舰队驻地哈尔滨,这是一次艰难的远航。1919年7月21日,北上舰队在第二舰队‘靖安’舰长甘联趝的带领下从吴淞港出发,向北方前进。于9月上旬到达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进入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