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15)
韩冈说气学惟诚于实,只用事实说话。学术高下和道统归属姑且不论,现在他就正是打算用事实证明他更适合做帝师。
在这个以儒学为根基构筑了意识形态的时代,一切自然科学都是社会科学。当诸子百家说起寓言,当后世学者以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目光去诠释经典,世人也都习惯了从自然万物中寻找微言大义的成分。
韩冈丢了三道题出来,有引人研究气学的用意,也有讽谏天子的成分,当然,培养赵佣对数学、物理的爱好,同样是重点。
反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韩冈如此自信,他所依仗的,就是除了气学,其他学派都无法对一干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而这些现象或结果,当韩冈拿起来作为武器之后,便成了无法绕过的话题。
“白驹过隙啊。”韩冈有着同样的感慨。
王雱的容貌,韩冈已经记不太清了,不过当年在学术上争执,在新法上携手,共同应对天灾**,那一幕幕尤在眼前。那时候,他自己还不过是个刚入朝的小官,王雱的官位更低一点,可都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自己刚刚考中了进士,文资武功皆备,正欲大展其才,而王雱则是成为了人人都羡慕的经筵官,能利用给天子讲学的机会,来维系新法。
“这一回为夫也算是做到经筵官了,不过终是比元泽迟了好些年。”
经筵。
韩冈的话提醒了王旖,让她想起方才的事,“官人,方才到底怎么了?是不是不想上经筵?”
当道统相争时,最激烈和直接的手段无法使用,最后的结局将只可能遵循韩冈所了解的历史那样发展。
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役,胜利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但天子的经筵,打乱了他预定的计划。
“不是,是太快了。”韩冈也没再兜圈子了,“官家的性格是轻燥,可也不该反应这么快才是。经筵可是那么容易开的?才给太子上过课啊。”
王旖悲恸伤怀的情绪一下就消散不少,“可现在不就是开了吗?”
“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哎,终究是不省心。”
韩冈本没打算这么快再见皇帝。
在他的计划中,给太子上过两三次课后,就应能在京城里面掀起一股研究气学的风潮,与王、程两家开始正面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