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章 武器、军事、进化
有了这些作为基础,李哲才可以考虑进行骑兵革命,这些东西,就算是扩散开也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而那个时候,李哲的势力就早已经席卷大河南北了。
以上的这一些,就是李哲的下一阶段的军事工业计划,足以造成整个军事系统的全面进步,也会让李哲的敌人们叫苦不堪。
只是这些还都没有完结,到了襄城工业时代,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和进步,就使得之前的很多限制都已经自动破除了,李哲预期中更加具有毁灭性的东西要登场了。
火炮,就是李哲的下一步想法,也是李哲第三次军事工业革命的内容。
不得不说,这个技术跃进乍听起来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但是细细想想,以李哲现在的工业基础,下一步高炉炼铁和坩埚钢形成规模以后,却又是必然的结果。
在汝南的时候,其实灌钢法出产的钢铁就已经开始试着生产兵器,所生产的东西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重型陌刀,长达两米六,光刃长就有一米多,因为钢质比较拙劣的原因,重量达到三十斤,但是依旧锋利无比。这种东西,炼钢工艺达不到的话是根本没可能的,对钢质的要求很高,耗费也很厉害,是真正的钢铁工业才能出现的产品。在汝南的时候,过程就很不成功,成品率很低,如今有了坩埚炼钢,就可以考虑真正扩大规模了。
与之配套的还有全复式重甲和马甲——具装甲骑的出现在所难免,这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战力,是冷兵器战术中最有效的重锤,砸开坚阵精兵毫不费力,拿来用以开拓西方北方,是李哲的构想中预谋对付四方蛮夷轻骑兵的主要战力。
只是这东西的量却不可能很大,因为对马匹和人的要求都太高,而且战术应用很受限制,只能是小规模装备。
陌刀加重骑,弩阵配上追击的轻骑兵,就是李哲下一段时间的主要战术。
敌骑来袭,先用箭阵射之。然后是具装甲骑冲击敌人骑兵,打乱阵型,迟滞冲势。陌刀手跟进劈砍,给予重大杀伤。敌退后,轻骑兵追击,完成整个战役。这一套战术,在大唐能够纵横天下无敌手。不能不说是有很强的生命力。
所有的这些都已经开始小规模的列装和进行试验性的训练演习,未雨绸缪,什么事都有计划性和预见性。这是李哲从现代时空带来的经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提的是,在李哲军的所有和马匹有关的骑乘中。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高桥马鞍、双马镫和马蹄铁都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生产装备,这是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将马匹的作用展到了极致。没有这个,重骑兵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很多骑兵战术也不可能成功。
之前,李哲之所以一直捂着不装备,其实是因为缺马,装备了之后扩散开了只能是造成敌人的强大,而对己方却没有太大实质性的进步。无形中相当于帮了倒忙。但是如今进了许都,吞并了曹操的地盘,拥有了黑山军,这情况就已经改变。
曹操手下还是有一些马匹的,军用存栏马匹有两万匹之多。只有这样,他才能支撑的起虎豹骑这样的精锐骑兵的消耗。而黑山军就更是了不得,这个时候的黑山军中有相当多的匈奴人骑兵在其中,其中甚至是有一个小帅于氏根则根本就是南匈奴的王,因为在南匈奴的王权争夺失败无处可去才投奔了黑山军。
总之这个时期的南匈奴根本就是大汉朝廷募养的打手,早已经和大汉密不可分。大汉的北校五军就专门有全匈奴人建制的军队。指挥权还是在汉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