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风难止 > 第十七章 白日师天(二)

第十七章 白日师天(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不禁一阵好奇,心神沉浸,一字一句查看起书上的字。

只见第一行写着“天吟道,唯平常,唯自然。”后面写着“仰卧于地,宁心静气,眼不动,耳不动,口不动,鼻不动,舌不动,唯气动。”这之后又是“无气则不思气,无思则不思思。”

白师天竟就真的躺下,将书放在胸口,宁心静气,眼耳口鼻舌尽皆不动。

所以说文人迂腐,这白师天看书上所言便依言而行,也不知这若是瞎人胡编,自己只怕命丧于此,而且更是一丝不苟,说不动就不动,这眼耳口舌也就罢了,说鼻不动,竟连呼吸都停止。需知这白师天一介书生从未习武,更无内家功夫,如常人一般闭气能有几时,偏偏他记得再后两句,竟当时便不思呼吸,后来更是脑海一片空白,全无一物,也亏得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否则普通人只怕根本做不到不思思。

只是这编书之人实无害人之心,又通晓天道,虽他编书之时也不曾想竟真有人能做到不思气,更想不到有人甚至连不思思都做到了,但却已能确定这般说法并非有错。而且他的推测确实是对,只因白师天并未因此死去,而是在一刻钟之后醒转过来。

剑鬼一听也是皱眉,他也觉得眼前这人有点熟悉,但偏偏想不起来是谁。他不知道,当年他隐居有数年远离人世远离朋友,之后又突遭大变,再而煅鬼剑,炼人成鬼,近来败于李七之后又听从李七建议诛杀恶人以图从中悟出战胜血魔的方法,对隐居前的过去渐渐已经模糊,自然难以想起。

白师天则是也有许久不见自己昔日的挚友,偏生剑鬼遭遇这许多,无论外形或是性格都有巨大的改变,甚至连习惯也改了不少,也无法想起他。

那年白师天还只是一个书生,从自己的家乡禹州以秀才的身份远赴京都参加那年的大考。

村中的乡绅送了一只好驴,停停走走间倒也没遇着什么事情,才行月余,已经到了方州地境,只需过了此州就到上京天都了。白师天寒窗十年,又在禹州游历三年,读不只十万书,行也堪堪万里路,成竹已在雄心,心情不错,嘴里吟着前朝文人骚墨,对脚下的颠簸倒也不甚在意。

这日,他虽不知,这肥驴妙人却已经到了方州有名的四季谷中,这谷地势不险,却偏偏四季俱全,四围奇景遍布,更兼暖日朝阳,正是行旅最好的去处,本就是方州著名的景点,游人所至方州的,若不来四季谷看看,回去也不敢与外人道曾至四季谷一游。

白师天茫然坐起,四顾仍在四季谷中,只是大雨仍旧,附近游人已无,他眼神四飞,看到已掉在两腿之间的书本才想起刚刚自己所为,但他却不知道自己刚刚已经在鬼门关前绕了一圈。

这次他翻开书本,又看到前三句,竟又躺下,眼耳口鼻舌不动,仍旧屏住呼吸,突然他感到与刚刚不同的地方,竟有一股气在自己身体内部沿着某些轨道行走,竟没有窒息不畅的感觉,他实在不知自己方才已是有了大机缘,一下已是从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成为了身负内家真气的江湖人士。

但他已知此书之妙,他又再往下看去,只见书上接着便是“气无需由心,劲不需遂意。”纵是他学富五车,此时也不懂这句要义,只把眼神接着往下,往下则是“气顺劲,劲凭势,势者,外物也。”这里他才稍稍看懂了点,原来发气靠劲,发劲则看势,而势,就是外物。

书中语句虽晦涩难懂,但偏偏激起他求知心与傲气,竟就在叠石下将这本书从头看到尾,虽不甚解其意,但他天资聪颖,已是强记于心,再难忘怀。

白师天沉浸诗学,甚喜美景,在这谷中更是如逢故交,心中喜悦跃乎脸上,原本便俊色浓眉更添欢笑,也不知吸引了多少在谷中游玩的佳丽千金。

四季谷四季随缘已是众人皆知,但只怕无有多少人知道此处天气却也变化甚快,刚刚还是万里晴空,就这一会儿,已是瓢泼大雨倏忽倾下,游人哪会在如此大好天气带伞,纷纷四散逃离。

白师天却不急于避雨,而是连忙将书篓中的书都塞在自己衣服底下,却有文人爱书甚命的作风,只是他钟情书画,身上所带书不能谓之不多,又是夏季,衣下能藏多少书籍,只得藏好几本挚爱,其余的也只好在雨中洗个澡了。

待得他终于在谷中找了一处叠石正巧避雨,却发现除了衣衫下几本,其余书都已经被水泡烂了,他本是半个迂腐的文人,不由唏嘘不已,一一细看是否有侥幸逃过一劫的书,结果当然是让人很生无奈的,但他却被一本书吸引了目光。

那书原本是他一贯拿来压箱底的旧书,来历他都早已忘了,不想被水一泡竟然没有黏页,待得他翻看起来,更是诧异,这本书书页竟是全黑的,上面有黄色的字迹,他分明记得这本书他虽然不曾在意过,但却记得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书,而是一本诗集,书名似乎是叫《自然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