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走访
路过村里祠堂,贾铭世见大门上方的浮雕有些意思,就驻足不前了。是块两米多长、一米多高的镂空石雕。雕的是平林田畴,小桥流水,农舍野庵,村老童子,祥云飞鹤。旁有题款:杏林仙隐。大明正德十年孟春。大家不明白贾铭世的心思,都不说话。“上次来时,怎么就没有看见这个祠堂呢?”贾铭世问。
陈支书道:“上次没有从这里经过。”
贾铭世说:“看样子,你们村历史上是出过人物的,不然修不了这么好的祠堂。这石雕很精美,很有艺术价值的。里面还有东西吗?”
陈支书说:“里面只剩个戏台了,破坏得差不多了。”
“进去看看吧。”贾铭世说。
贾铭世询问了几句,掏出两百块钱,说:“老人家,我这里给你两百块钱,表示个心意。只要我们好好干,辛勤劳动,很快会脱贫致富的。”
胡晨山、周玮文每人也递上两百元钱。老人家捧着这些钱,说了很多感激话。贾铭世一句听不清,陈支书就翻译着。
又去了一户,也是栋低矮的土坯屋。一敲门,马上就开了。一位蓬头垢面的女人傻傻地笑。满屋子小孩,床上坐着,地上蜷着,凳上趴着。
贾铭世本想上去拉拉那女人的手,可那女人只知道笑。陈支书轻声说:“她脑子有些问题。她男人是个正常人,不在家。”贾铭世便又递上两百块钱去,说了些勉励的话。
女人反正听不明白,贾铭世就说得敷衍。不说又不太好,摄像机对着他哩。胡晨山、周玮文也依次递过两百块钱。
陈支书就低头交代女人的大小孩:“你帮你妈妈收好钱,过后交给你爸爸,别弄丢了啊。”
出来后,贾铭世皱了眉头问:“这家怎么这么多孩子?这不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吗?”
胡晨山和周玮文脸上都不太好过,心里怪陈支书不该带他们去这么户人家。
陈支书不懂得搪塞,支吾道:“这家人我们村干部拿着不好办。女的是个弱智,男的蛮不讲理。说要将他老婆结扎,他就要杀人放火。我们是好话说了几箩筐,他是油盐不进。”
贾铭世本想再看两户困难户的,心里一气,就不想看了。下面人察言观色,见他没有再看的意思,也就不再塞钱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