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来使
九月秋风送爽,正是外出郊游的好时节,宋敏舒**辄两人一路走来,却也凉爽舒适。只是宋敏
舒平日疏于运动,走了半个时辰,直呼不行,**辄无法,只得寻了个茶楼要了间雅座,叫了茶水和几样糕点,坐下休息。
只是这茶水糕点刚上,还没来得享用,便听得外面起了争执,闹出不小的动静。**辄宋敏舒二人本不是好管闲事的人,却突然听得一个耳熟的声音,宋敏舒当下疑惑推门一看,只见宋敏行领着一个孩子和另外三个孩子在雅座外的楼梯拐角处吵嚷。
宋敏舒也不阻止几个孩子争吵,孩子间的打打闹闹一旦有大人介入,事情就会变得麻烦,抱着看戏的心态,宋敏舒站在房门处,静静地观察楼梯拐角处的动静。看了好一会儿,宋敏舒才弄明白,原来宋敏行身边的小子就是一年前宋敏行在市集上遇到的小乞儿寇小三,后更名为寇为戈的孩子。此番也是因为吏部尚书的儿子赵文军和礼部尚书的儿子聂海胜出言侮辱寇为戈,触了宋敏行的逆鳞,才有了这场争执。
“舒儿,看什么看得那么有趣,方才不累要休息,这会儿站在门口瞧热闹又不累了?”
**辄拍了拍宋敏舒的手,示意她安心。五年来的相处,宋敏舒为了他的病所作的努力**辄全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先天体弱,却因自幼适度习武,身体并不似一般人虚弱。若非八年前追捕赫连方受了伤,也不会牵动先天不足之症。或许是六年前从行宫回京的那次凶险让宋敏舒受了惊吓,以至宋敏舒一直忧心他的身体。
给**辄诊完脉,知道**辄身体并无大碍,宋敏舒重新坐回美人椅上。
“除了昭莹满月那一日去了一趟刘府,舒儿将近三年没见过随缘,是该上刘府看看随缘过得如何。辄哥哥,舒儿今日不想坐轿辇去刘府,你答应舒儿好不好。”
**辄看着满怀期待地看着他的宋敏舒,心头一软,一时忘了宋敏舒可能会提出的无理要求,待到应承后,见到宋敏舒双眼微眯,唇角勾起一个弧度,再叹后悔也迟了。
当一个小公子跟在**辄身边大方走出王府时,王府护卫想破了脑袋也不知王府中何时来了这么个俊俏的小公子,直到二人的身影消失在王府大门外,护卫依然没能摸清**辄身边的小公子从何而来,是何身份。而那小公子正是宋敏舒穿上**辄幼时裳服,乔装而成。
“辄哥哥你看,行儿正为了寇为戈同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的儿子争执,最有意思的是钱御史的儿
子一直站在两人身后,默不作声。”
**徵一指轻弹在宋敏舒额头上,惹来宋敏舒迷糊不解的一眼。
东启对女子的约束不是特别严苛,闺阁中的女子在五岁时便可入学,由专人教导琴棋书画刺绣,大臣贵女还会学习骑术,是以东启的女子养在闺中时,只要有父母许可家仆照料,便能外出。可女子一旦嫁人,就要掌管夫家诸事,生儿育女,反到没了少女时的悠闲。宋敏舒是个例外,因五岁入宫错过了骑术学习,琴棋书画,仅于写字一事上略有所成,若非宫中凶险,自中毒后随刘潜学习医术,宋敏舒在东启贵女中绝对算一个奇葩似的存在。定要数上一数,只能东启贵女中再找不到一个比宋敏舒会享受生活,懂得躲懒的人。
嫁入王府五年,宋敏舒除了每日习字看医书,能不踏出秋实院绝不踏出一步。仅有的几次出王
府,还是杨氏看不过宋敏舒太懒,亲自上门将宋敏舒接回宋府住了一宿,却因宋敏舒习惯了有**辄相伴,甚难独眠,在宋府住了两晚后匆匆回王府投奔**辄怀抱。
此番,**辄能服宋敏舒出门,除了见随缘,也是因宋敏舒突然想起,来古代这么些年,她竟
从未好好看过外面的世界,遂起了心思。否则等宋敏舒主动提及出王府,不知等到猴年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