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王曰周武
“拜见周武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善!”
“有道理!”
“王上,就这么办吧。”
看着大家热切的目光,周晓峰也不能冷了部下们这一份野望,功名利禄,世上又有几人能看透,做到无动于衷呢?他只能再次选择了从善如流。
“如此,那就先称王吧。湘王遗脉以‘开行道肇纪立大圣仁文义武俊德成功’十六字排行,以不忘太祖洪武大帝之意。先祖父族中行(hang)文,先考父行义,寡人行武,今后便称:武王。”
更新时间:2012-12-02
下新书榜了,请兄弟们收藏、投票支持一下吧,你们的鼓励,就是二流前进的动力。
多谢了!
******
“称王?”
“这就是不招摇?”
武王,周武王?如若追赠先人名号,岂不是前有周文王,后有周武王?这不是摆明了车马要与远古三代王朝开创者夏启、商汤、周武并驾齐驱了嘛?
这是多大的野望,这是何等的雄心?!
周家子提出的这一称号,怎么想都大有名堂,这到底是天意,是巧合,还是周氏先人早已布下的阴谋呢?
几个读过古书的‘文化人’如黎明黄世仁之流对周晓峰的低调表示相当的无语,可是,谁又会反对这么拉风、这么威武的称号呢:周武王,那是八百年王朝天下的肇造者,如果此武王能够比拟彼武王,作为从龙之臣,家族后人岂不是也能跟着享受数百年尊荣,遗泽百世嘛,善哉,此大善也!
那就是要正式公开反清的旗号了,毕竟一旦称湘王,那就是对湖广之地赤露露(通假字哦)的觊觎,似乎不符合他前期要适度低调的初衷。
“如今我刚从泰西归来,许多事情尚未处理停当。先是,我祖孙三代离别故土已历数十载,先父与我还未能认祖归宗,无法得到宗亲认可与支持,不妥。再是,先祖的王袍印绶、金宝玉蝶存放在隐秘所在,尚未起出。没有凭信,冒然上位,于礼法不合。”
“太祖洪武大帝逐鹿天下时,李善长公提出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如今大业方兴未艾,正合暗蓄力量,以待时机,不宜太过招摇。”
“此话有理!王爷,莫如先称王,后登基。等以后得到了楚地大熊山十六族支持,有了王袍印信,再正式登基建极,号令四方,如何?”
黎叔也改变了称呼,他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