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骄兵悍将
拖家带口,军中又安排了读过书口齿伶俐之人宣讲湘军的俘虏政策,愿意留下的可以当兵吃粮或者做民夫,愿意安家的帮他们择地安置,要回乡的打发路费,只等太平军北上离开湖南,便送他们回返广西.....没有一条提到要杀头坐牢的。
将心比心,没法做到比这个更好了。俘虏们放下了担忧,人心思定,便是有人想闹事都闹不起来了。
有时候,用刀枪无法打败的汉子,会因为一个面包而低下高傲的头颅。
“大元帅如此善待我等,给了我们自新的机会,要是再反复,如何对得起人呐?”
.....
更新时间:2013-02-23
.....
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且说当日早上,留在东岸的天国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及殿右四指挥赖汉英率领千余名太平军战士护送女营和童子营南下,大队人马万余人在陈家冲附近分成了两股。
分手后,胡以晃率领两百余名战士带着众多妇孺继续向南面湘军大营而去,而赖汉英则绕道天际岭往东南去了。
待分兵拔营,周晓峰除了留下一旅粤勇和半数湘军看管俘虏返回易家湾虎形山大营,其余近万人马亮出旗号,敲起军鼓,一路招摇往长沙而去。
到了午时,全军才走到距离老围山不到十里的万家岭,正好遇上了‘自投罗网’的胡以晃所部。
看着推推挤挤的太平军队伍,除了不多的百十名战士,其余不是女人就是孩子,一个个背着包裹,还有很多人推着独轮车,载着行李,奋力赶路。
这哪里是一支军队,简直就是难民潮嘛。
周晓峰哑然失笑。
而此时,湘军也分成了两个方向,一支往南,一支往北。
昨日湘军在老围山休整了一日,全军恢复了精神,上下将士们都重新充满了战意,军中士气高昂。
那两万余俘虏按籍贯被分成了几队分开看押,有家室的准许团聚,同乡和同乡分到一起。又安排了一些年纪大的老兵担任俘虏头目,让他们自己人管自己人。
宽松的政策,充足的伙食,甚至庆功酒都有赏下来,面对许多人一辈子也不曾享受过的美酒美食,又感受到了尊重与信任。吃了几餐好饭好菜的俘虏们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了,竟然感觉比在太平军中要安逸许多。
而军民共居的俘虏营因为有了妇女和孩童,战败被俘的彷徨和以往的戾气都得到了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