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年关近
经历过贫寒之苦更知道钱财的重要,有心人的鼓动,加上上级军官的纵容,大伙儿的心都活泛了起来,闹饷事件由议论到到串联其后组织上访,不断升级,军官们暗加引导,以至于上千名士兵为主了官衙,吓得赛尚阿心惊肉跳。
“还我卖命钱!”
“不发赏钱,莫想过年!”
“说话不算数,老子们抄了这狗屁钦差行营.....”
当兵就是为了吃粮,天经地义,湖广蛮子们讨赏讨饷要得理直气壮,围住了钦差行辕,各种粗话花样百出,把赛尚阿家里的各代女xing都问候了个遍。
这位赛相闷声大发财之后,派了一队信使八百里加急一路报捷递上了报功奏表,只等着朝廷的表彰与封赏。
可钦差大人的好心情还没保持几天,就被钦差行辕外的叫嚣声给打断了。
“当官的出来!”
“把老子们的血汗钱交出来!”
这是神马情况,讨薪?!闹饷?!<b运高峰了,而这时代也有着不一样的chun运。
下级军士吃周晓峰的饭,领周晓峰的饷,哪里理会赛尚阿是什么身份?
浩大的声势,令钦差大人双脚发软,‘花容’失se。
武昌各军中战士多来自湘粤桂各地,临近年关,战事停息,士兵们闲下来,大起思乡之情。虽然这个时代没有火车和汽车,要是骑马坐船的话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也能赶到两广地面。
平生头一回远离家乡千里之外,大家也没指望全体放假,各乡各村派几个代表回去,捎带些赏银年货,也算是慰藉一下家中父母妻儿。
仗打完了,周大帅答应的一份赏钱已经发下来了,钱银财货多半交托同乡捎回了家,荷包再度变得空荡荡的士兵们听说钦差大人在出兵前就答应了一份赏格,总计有数百万两之多。
这笔巨款除了补偿军备支出,小兵们每人都能分到十几几十两到上百两不等,对于出身贫苦的士兵来说,这可是一笔横财啊。
二两银子一石米,五两银子一头牛,十两银子一亩上好的水田,要是能再分到几十两银子回家,几口人就能过上几年好ri子,甚至就此生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