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班底 上
据记载,明朝末年,内廷宫女多达九千余人。
明朝吸取了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严格控制后族的势力,因此明朝的皇后多为小家碧玉,来自民间。朱元璋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
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十分规范,采取逐级选拔的办法加以筛选淘汰。
\/\/
第二轮选拔时,宦官们选择一个较大场地,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一番察看后,把那些过于高矮胖瘦的少女淘汰。这一**概会淘汰五分之一。
这道登基诏书相当于一个总纲,具体到每个人头上还另有一份旨意,等于是公司组织构架之下附带的各岗位说明书。
周晓峰虽然名义是称王,规制上却等同于帝皇,算是个南洋小朝廷。他也不是不愿意一步到位,不过目前真正掌控的地盘不过是南洋一隅之地,称帝就有些冒昧了。
就好像单干的个体户叫老板,小公司领导叫经理,大公司里叫老总、董事长,集团巨头则叫总裁、主席一样,你要是开着个小店铺自称董事局主席可就要贻笑大方了。
以前虽然也建立了自己的班底,毕竟没有一个正式的名份,不过到现在,周氏集团算是正式挂牌开张了。
景元殿内在宣读诏书,这会后宫里边也热闹着呢。
在初选的第二天进行第三轮选拔,宦官们采用第一天的列队方式,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以及音se、仪态,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便被淘汰。这一轮又会淘汰剩余人数的一半。
“武王诏曰:天地畅和,yin阳调顺,万物之统也。兹有黎氏安儿,温柔和顺,仪态端庄,聪明贤淑.....乃依我皇汉之礼,册立黎氏安儿为王后后,母仪天下,与民更始.....”
周文宣作为左宗正到后宫宣诏册立王后,那是相当隆重了,同样比照着前明皇室的规矩。
在帝制时代,君王为至尊,富有四海,为了确保帝王有子嗣,都要广纳嫔妃。周礼有定制:“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在明代,皇后以下则有皇贵妃、贵妃、九嫔、才人、婕妤、美人、昭容、选侍、淑女等。其中淑女为最末等,初选入宫即为淑女。
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