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军民一家
每天晚上,都安排一个战士给老乡上课,讲国内形势,讲敌人残暴,讲游击战术,讲坚壁清野等等抗日道理和斗争知识。还组织村里各级组织的负责人,学习游击战的战略战术理论,由崔跃进指导员亲自讲解。崔跃进指导员在入伍前是插队知青,也是当地一所民办小学的教师,入伍后两年提干,一直在军区教导队任教官,讲课是他的拿手活。他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使同日寇开展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很快地被接收和掌握,把一个原本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传播抗日火种的发源地,抗日干部的摇篮,全村最后有四十余名年轻人,被分到其他抗日地区担任领导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乃后话。
钟国兴队长负责同军事有关的工作。他把救下的原国民党9军,以王志勇为首的1人;俘虏的伪军挑选出的1人;村里坚决要求参军的优秀青年9人,共4人,编成一个预备役排,说白了就是新兵训练排。派一个战士任排长,王志勇为副排长,再指派好临时正副班长。使用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即德国造二十响快慢机支(正副排长),捷克式轻机枪挺,掷弹筒具,三八式步枪1支,弹药充足供应。这样的装备水平比国军和八路军都强,但是,同来自未来的战士们比,无论是政治素质还是军事素质都相差甚远,为了缩短这个差距,组成预备役排集中进行军政训练,训练强度和难度接近我军侦查大队的水平。
同时还组建了民兵排,任命夏雨田为民兵排长,装备以三八式步枪为主,也由一名战士负责,主要侧重游击、侦查、防特、狙击、拼刺等训练。比较特别的还成立了一个医护班,由原9军的张青医官,加上中队配属的助理军医,以及名女青年组成。说起医护班的成立,还有一段小插曲。
就在几天前,钟国兴晚饭后少有一点清闲时间,和崔跃进一同在街上散步。走到一户人家的院门口,突然看见住在这家的几个战士,在院子里对一个男性村民拳打脚踢,旁边一个女人蹲在地上哭泣,一个老头无动于衷地坐在门槛上。
钟国兴和崔跃进进了院子,战士们看见队领导来了,停止了殴打。这是一个矮小而丑陋的男人,钟国兴没见过武大郎,不过想来也不过如此吧,口鼻流着血,站在钟国兴面前瑟瑟地发抖,也不知是被吓的还是打的。
钟国兴也不理他,挑干的盛了三大碗,招手把大门口的三个孩子叫过来。钟国兴搬来一个板凳把碗放在上面,蹲在最小的孩子后面抱着他,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地吃着。
“叔叔,今天的饭真香,你能让我每天都吃这么香的饭吗?”孩子回过头瞪着天真的眼睛问钟国兴。
“能......”钟国兴队长突然感到两眼一热,连忙转过头去,看到通讯员也眼圈泛红地站在后面,便扯着脖子大声吼道:“去!把火腿肠都给孩子们拿来!”
钟国兴队长和崔跃进指导员的晚饭,是同夏雨田两口子一块吃的,一边吃着叫不出名的晚饭,一边同夏雨田亲热地聊着。夏雨田一家人已经把部队当做自己的亲人了,滔滔不绝地向钟国兴和崔跃进,介绍了许多附近的风土人情,以及可能威胁到部队的日伪军,还有土匪的分布情况。
嘴里嚼着并不可口的晚饭,钟国兴和崔跃进的心里都十分不平静,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生活太悲惨了,就这样小鬼子和汉奸伪军还来祸害他们,不把这群王八蛋斩尽杀绝誓不为人!
钟国兴皱了皱眉头,眼光扫向打人的几个战士说道:“谁能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崔跃进指导员事后又了解住在其他人家的战士,大部分的晚饭都同他们类似的经历,能吃得起全粮的晚餐没有几家。二道沟村虽小,却是我军来到这个时空中的第一块根据地,必须要让人民感受到,这支军队不同与以往的任何一支旧军队。
崔跃进指导员效仿老前辈的做法,在二道沟村做了个社会调查,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集中在一户刘姓地主的手里,大部分的农户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只有少数的几户相当于下中农成份,手里还有一点土地和牲畜。
山区的土地本来就贫瘠,没有像样的水利设施,全靠老天的恩赐,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大部分人家也只能对付个大半饱。一般秋后打下的粮食交了地租所剩无多,再加上今年的鬼子和汉奸的抢劫,大部分的人家已经没有存粮了,都是以山上的块茎植物、野果、野菜、米糠,加上从地主那里借来的少量粮食,放到锅里混合煮成稀粥来充饥。
就是刘姓的土财主,经济实力也远远较富庶地区的地主差,鬼子和汉奸伪军来征粮,首先瞄准的就是大户人家。指导员崔跃进立即将我军截获的粮食,挨家挨户地分给几乎断粮的群众,并按照这个时空中劳动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动员刘姓地主实行减租减息,使二道沟村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
在二道沟村,由崔跃进指导员负责,建立起村政府、武委会、青抗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组织,群众基本上发动起来了,抗日热情高涨。对于搞这些活动,来自80年代的人太熟悉了,对抗日战争中我党政策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轻车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