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中华二年的大雪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也渐渐发觉了新的政治制度的缺陷,我甚至觉得有些作茧自缚:那就是我把权力权限划分得太过清晰。
比如贾诩,他既然掌管了户部,在原则上便不能过问王烈的礼部、程昱的吏部的工作,反之亦然。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贾诩明明是个综合性人才,却不能像之前一样替我处理各方面的政事。
而在东汉,三公或者大将军、车骑将军都可以借“录尚书事”之类的权限统揽政务大事,从而作为实际上的宰相辅佐君王。
在新行的体系中,尚书的权限被大幅削弱,大概也就是个办公厅的作用,也不存在其他官员“录尚书事”,我总不能设立个莫名其妙而且让人想入非非的摄政王吧……
但是当我将这个问题摆在贾诩和程昱面前时,他们两个却表示……现在的新制度其实也挺好的。
元月份的天气依然寒冷,但说实话,我觉得好像比前世要暖和一些,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按照前世的经历,我打算放假到正月十七,但是被所有人强烈抵制。
他们的理由的早已耳熟能详。
“我们要工作,不要放假!”
“哪有二十多天都不处理政务的昏君?!”
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对平衡、各司其职的官僚系统,行政效率肯定比原来混作一团的体系要高得多。
而至于我所希望的他们能帮我统筹全局的事情,他们则表示,既然分工明确了,为什么还要他们管那么多呢?程昱甚至还说,他如今已经兼管了河南尹、吏部、都察院三大要差,我还想给五十五岁的老同志分派任务的话,就只能用丧心病狂、灭绝人性来形容了。
另外,这两位老同志还专门嘱咐我,如果能有合适人选,最好将他们身上的地方长官的职务另换他人。但考虑到这两个职位地位的重要性,我一时半会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
“你忘了你的梦想吗?!”
所以我只好正月初七就开始上班。
正月基本上被各种会议所充斥。
毕竟新中国成立不过数月,政府机构又进行了很大规模的改革,各类工作其实还没有走上正轨,我必须和各部委的负责人针对各类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比如财政预算,比如人事编制,比如军饷定额。
这个时候,我的记忆就很难发挥作用了——毕竟,前世我只不过作了一年左右的基层公务员,对于国家层面的机构运行根本算不上了解,何况我所工作的部门在这里的新中国压根没有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