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南海耀武之试航02
所以,我们专为地效航母设计了一个战法……”
“冲阵,打了就跑!”蒋维先一脸的便秘状,当然,这有个比较褒义的名词,囧!
“啊,你怎么知道?”魏槐眨巴眨巴眼。
废话,听到这里,傻子都知道了,何况跟海军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军官,仗着皮粗肉厚速度快,又有激光近防系统这种大bug,正面扛着导弹雨,冲近40公里,电磁炮决胜……丫的,巴拉巴拉这么多,还有人想不明白的嘛?
可别说,这么折腾,胜率很高。
一路沉默,魏槐打定主意了,却也没有开口,只是随走随介绍,从通用起降平台,到电磁牵引机,从雷达声纳主控室,到多功能弹药整备舱,一路上,边说,边时不时的对忙碌的水兵指导几句,直到临近舰桥,蒋维先开了口,貌似有了点想法。
“刚你说武器配备里,激光近防系统我大概能明白,应该跟j-21a上的那个锐角激光近防器类似,不过,听你说还有电磁炮配备,这东西各国都在研究,但到目前为止都海没有实用化,我们已经实用化了?”
“蒋司令员,您说的没错,”魏槐嘴角勾起,笑道:“是的,以前它不适用,主要是因为能源,并不是设计和制造,我们现在有了电胶原体,可以提供巨大的电力储备,这东西就简单了,国外其实现在也快了,只是卡在电胶原体的储能量上,无法常态化和小型化,我们怎么说也是发明人嘛,这个快一步也可以理解吧?!”
魏槐挤挤眼,蒋维先会意的一笑,摇摇头,问道:“这个能介绍下嘛?”
“当然没问题,就是给诸位用的嘛。”魏槐点点头,“嗯,我就从头说吧……,一般来说,炮弹的穿甲威力和射程,主要跟炮口动能有关,动能则跟装药有关,现在炮弹用装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最大出膛速度不过每秒千米上下,最大射程不过40~60公里,除非用火箭助推,否则这就是极限了。
受地球曲率影响,战舰对海面目标的探测,远没有对空探测距离远,誉满全球的宙斯盾系统,对空可达400公里,但对海面目标,极限不会超过80公里,如果想精确锁定,距离不会超过40公里,甚至30公里,20公里,看雷达反射面,以及物体所在高度而定,所以现在的反舰导弹,基本都把亚音速掠海突防,超音速末端攻击,作为最基本的攻击方式。
当然,以飞翼航母的体积,又是悬空十几米飞行,雷达发现自然不难,刚也说了,再怎么曲率,在100公里左右也都看见了,但是同样的,地效航母可不是海面舰艇,一般海面舰艇每小时撑死只有30节,54公里/小时速度,跨越60公里,抵达电磁炮直射距离,起码要一个多小时,人航母的舰载机都能起飞好几波了,可如果以700公里的速度突防,从发现到抵达40公里电磁炮直射的距离,最多5分钟。
按一个航母编队一艘航母,4~6艘宙斯盾舰护卫计算,5分钟能干什么?舰载机,估计就算反应过来了,也还没起飞,反舰导弹,四艘宙斯盾,撑死发射20枚,六艘,算他40枚好了,至于反应比较快的密集阵近防,空空导弹,忽略吧。
这种配置,能耗干地效航母的导弹储备?能耗干地效航母的激光弹储备?能击穿地效航母等效800毫米的变态装甲?
电磁炮不同,只要加速管够长,可以达到极高的速度,而且速度可调,曲射直射皆可,所以我们在抵消航母上放置了两门电磁炮,即是对地效航母一种战法的设想需要,也是对将来舰炮改良的一个试点。
‘曲尺’电磁投射炮,长度121米,口径220毫米,由40组超导线圈并列作为炮管,1300组超大型瞬变电容器作为动力,出膛速度可达每秒6440米,射程最大达到380公里,而且可以通过调节电流输入,任意调节射程弹道,从而达到多弹并中的目的。
由于电磁炮的炮弹只要弹头,携弹量可以很高,像这艘地效航母,携弹量就达到了1600枚,而且由于自动化很高,发射速度只受瞬变电容充放电影响,所以‘曲尺’的发射速度,可以达到12秒一发,每分钟5发的程度。
当然,由于太长,搬上地效航母后,炮口俯仰角只有5度,转向角只有8度,受地球曲率问题,出膛速度只能降低,否则就打飞机了,这样射程也就近的多了,舰载型的有效射程只有89公里,此时的静穿甲深度大约800毫米,跟自己的装甲等效厚度一样。
不过,电磁炮的特点,就是弹道平直,远了没办法,但越是逼近,出膛速度就可以越快,穿甲威力也就越大,40公里内,几乎就是直射,出膛速度可以达到最大的每秒6440米,这时的静穿甲深度,达到了3000毫米,而且40公里距离,炮弹6.22秒即可到达,基本上没什么船能躲开,到时别说现在一个个皮薄馅大的战舰,就是二战时的钢铁怪物战列舰,也是一炮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