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罗德,露脸露大发了!
这也是我们埃兰科技集团,加入虚拟网络基站建设的原因,因为我们加入,只需要计算纯成本就行了,我也不讳言,全国18个节点,大约3000~4000亿,就可以拿下。
从成本上讲,由于全部设备自制,所以一个综合地面接收站,不包括地产土建投入,投资大约在3000万到1.2亿华币,视数据通量大小而定,一个蜂巢信号塔台,投资大约310万华币,同样不包括土建投入。
而双向卫星信号台,不管是固定式还是车载,最大接入数量都是200门,以广播面积划分,分为大中小三种,分别是半径500米,1000米,2000米,价格则是22万、63万、187万,便携式路由器很便宜,就不说了。
以海市这种2000万人口,面积60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为例,需要一个大型地面站,1.2亿,20~30个蜂巢塔台,6200~9300万,总投资大概在1.8~2.2亿华币之间。而小型乡镇,使用双向卫星信号台,搭载一套200户人家的小型网络,成本怎么也不会超过200万。
一个城市就得一个地面站,加上不知多少的便携接入,加上土地建设成本,所以地面站相对比卫星贵的多。
最后是控制系统,也就是虚拟网核心节点……”
所以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这套设备,已经经受住了考验,完全可以开始着手部署了,一旦部署完成,整个骨干网络,其有效传输率将至少翻10~20倍,更主要的是,这些设备,这些技术,都是我们自己的,没有后顾之忧。”
罗德挥挥手,引发一片掌声,人人面色潮红,但真心多少,假意多少,天知道,指不定心里在痛骂没事儿找事儿呢!
“下面是成本问题,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我就直说吧,整个系统很贵,也很便宜,这个后面说,这套系统由于全部无线传输,无需物理网络,所以布设相当简单,其成本大体分为三块——卫星、地面站、控制系统。
首先说说卫星,因为它在整个系统中,是耗资最少的,目前天空里,只有一颗超大容量数据卫星存在,用来沟通上京市超算中心和北屏山研究所,传输通量54.7tb/s,制造和发射成本是1.3亿华币,如果要无缝覆盖整个华国,需要3颗这样的卫星,如果要覆盖整个地球,那么需要82颗,所以覆盖全球的总投资就是106.6亿,当然,这肯定是逐步投入的,覆盖华国,只需要3.9亿。
有一点请注意,不要问我们是怎么做到的,这里的成本是真正的纯成本,除非日后卫星发射的成本下降,否则没有下降空间,当然,发射成本跟卫星制造成本比太低了,所以即便下降也下降不了多少。
罗德嘴角微勾,笑着扫视了一圈,看着一个个愈加认真起来的面容,听了虚拟网拓扑结构的科普,谁都知道,这才是关键。
虚拟网通俗点,可以说是一个巨型的虚拟游戏,虚拟人生社区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允许大家自行定义各种组件,如房屋,物品,人物等等,存放在自己的设备上,内网上,然后搭载到公网上,而虚拟网核心节点,就是公网的基础,拿游戏说,就是服务器。
(ps:真费劲啊,如果我说根服务器,大家是不是理解?算了,就这么简单吧,简单点好,复杂的写不出来,就是感觉那么多的功能结构,都白设计了,花了好久来着,郁闷!)
“这个我们来建设。”不理有些灰白,有些愤怒的面容,罗德正色解释说:“整个虚拟网系统,我是说遍布全球的虚拟网,无缝覆盖任何地区,我们估算,投资大约是2.0~2.2万亿华币之间(注2)。
而核心节点,如果按照常规成本估算,每个的投资都超过千亿,按整数1000亿计算,全国18个超大型计算中心,就是1.8万亿,全世界普及,每个洲起码要3~10个节点,这是个天文数字,我相信没人能拿出这笔钱。
另外,我后面所说的成本也是如此,如果有不信的话,可以自己试试看,是不是能比我们更便宜……”
罗德嚣张的话语,让人不禁皱眉,仅有的几个没皱眉的,是大概知道点内情的,例如杨庆元,多日的合作,让他深深的明白,埃兰科技就是个坑,云遮雾罩,看不清楚的东西太多了。
“……地面站,我说的不单单是综合地面接收站,而是指的是以现在的城域网为模块的一个单位,统称为地面站。
前边介绍过,地面站分为两种,一种是类似手机移动网络的蜂巢结构,用一个卫星地面站,加上数个数十个蜂巢塔,拓扑出数十数百个分布蜂巢信号网络,主要是使用在城市中;还一种是便携式接入结构,由一套车载或者固定地面式的全自动双向卫星信号台,搭配便携式无线路由器,主要用在乡村,山林,山区等人少但分布广的地方。
需要说明的是,虚拟网信号传输原理是量子干涉,所以对人无害,而且穿透性非常强,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是无法挡住信号传播的,即便是比较薄的金属层也不行,所以虚拟网中继站布设比较简单,不用去考虑什么电梯,高层,地下室什么的,也不需要考虑电磁辐射问题,而且,虚拟网中继站传输距离基本与现有的手机信号相差不远,所以完全可以利用现有手机信号塔来改造,节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