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反派一家的后妈 第26节
村长把人安排进去就折回了家里,头疼的找会计研究下,怎么给人安排工作。
说是说劳动改造,但给他们村里分配的都是三个老头子、一个小娃娃, 这工作强度得合理安排, 不然真死了也不好交差。村长又叹了口气, 真不知道这叫个什么事。
他还惦记着交差这事, 殊不知这四个人哪怕真死了也没人会来找他们麻烦,说不定上面还真就希望这批人死了拉倒。孙瑾听到人住进牛棚之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话, 但是这个安排倒是和自己记忆里那些被下放的人所受的对待差不多。
只要读过那段历史, 就很难不对这些被打为“反-动派”的人产生怜悯。他们有的或许是国术大家、有的或许是国学教授、有的甚至可能是当年为国为民的民族企业家。到了这十年, 却因为某些人的一己之私被打为反动派。自己家被抄了不说, 一大把年纪了还得被下放去做苦力。
但要孙瑾真的去帮助他们吧, 孙瑾又不敢。要是被人发现了, 自己也被打成反动派可怎么办?孙瑾又怕胆子又小,寻思着要不还是收起自己那怜悯之心, 安安心心过自己日子算了。可她看起来太纠结了,以至于家里三个大孩子都发现了她的犹豫。
“……就那么养呗。”孙瑾没好意思说自家是把吃剩下的饭菜全都喂猪了,她家猪指不定吃的比好些人家都要好,能长得不胖吗?但这话说出来得罪人,而且也没人相信,于是孙瑾就不说实话,只打个哈哈敷衍了过去。
又过了一阵子,刚出正月呢,村长又去了一趟镇上,这次回来还拉回来四个人。三个老人家一个小娃娃,三个老人家看起来格外憔悴,小娃娃也脏的不行。那娃娃说小,但看起来和自家老三差不多大。孙瑾抱着老四牵着老三在村口唠嗑呢,就看到村长把人用牛车给拉回来了。
村口唠嗑的婶子还打趣:“哟,他村长叔,这是又拉知青回来了?这知青有些太老了吧。”
村长赶忙挥了挥手:“哪是啊,这不是知青,是上面下放到我们程家村来,劳动改造的反动派呢,我这还愁怎么安排他们。”
本来大家还想凑上去看看,结果一听是反动派,一个个的立马离得八百米远,生怕靠近一点,自己家也变成反动派了。甚至有人直接说:“那你可带远些,我们这祖祖辈辈都是贫农的,成分这么好,别他们一靠近,也把我们成分给带坏了。”
“妈,你这几天咋了, 怎么心神不宁的。”
老大先问了出来,后面跟着两个小的, 一个个眼睛亮亮的,孙瑾摆了摆手,意思是让他们离远些,别烦自己。孙瑾唉声叹气了半天,想了半晌,觉得还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把三个大孩子又喊回来了。
她知道家里这三个大孩子天资聪颖,不然以后也成不了大反派。原文里面还说他们仨从小就聪慧过人,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以来,孙瑾也发现三个孩子确实聪明。所以她虽然觉得自己说的内容有些超前,但是让他们保密谁都不告诉还是没问题的。
孙瑾把三个孩子拎到跟前,想了一下措辞,然后才开口:“是这样的,咱村里那牛棚,这几天不是来了四个人吗?”
村长最后把人安排进了牛棚,不是他想特意磋磨人,人都一把岁数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过去了,要是葬在他们村子里,村里人都不乐意。村长本来打算安排到知青点的,反正知青点那么大,而且还没住满人,塞下这四个人不是绰绰有余嘛。
可没想到,那五个知青比他们村里人反应还大,一听到是反动派,当即就表示不可能让他们住进来,不然他们就向上面举报。
村长一听,比吃了苍蝇还难受,只能把人安排到牛棚去了。
第54章 送东西
牛棚虽然要和牛住一屋, 而且味道还大,但多多少少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他们村子里的老牛金贵着呢,平时生怕它累了、病了, 这牛棚也是用转头垒的、上面还加盖了一层茅草呢。这天冷是冷了点, 但好在都开春了,过不了一两个月就会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