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浪潮大势涛涛,文武之功两分
群臣这才意识到,这道圣旨里面,并没有提及战功!
不过,却没有人会认为,这是李坤要扪了邱言的战功,而是要将战功分出去,等战事结束再行封赏,眼前要与邱言的,是与战功无关的功绩!
如此一来,满朝文武立刻就明白了李坤的目的
“这次只是前奏。日后还有军功?这是要文武之功两分,给邱言封赏两次?”
这么一想,立刻有人感到不妥,如果只是封赏一次,让亲王出来读诏,虽说有些超格,也不见得过分,毕竟邱言的功劳摆在那里,说是不世之功也不为过。
在狂暴的虚空浪潮中,作为源头的金銮殿,却似风眼一眼,反倒一片平静。
那位定王李铎拿着圣旨,缓缓吐字,将邱言的功绩表述一遍,期间夹杂着诸多赞誉,从口吻上来看,明显是出自今上之口。
这道圣旨,洋洋洒洒一百多字,却字字玑珠,不光言及状元之事,更提及了他在剑南一篇兵策,料敌于先,将沼人入侵之人驱散,随后有说了些许文事,但都只是餐前点。等那李铎读到“领节出关,北往塞北”的时候,这满殿众臣便知道重头戏来了,不免心下嘀咕。
“这等阵势,莫非是立刻就有邱言封赏?”
“不等着战事结束,大封群臣的时候,再给邱言封赏么?”
但若将战功剔除出去,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只是。宣旨的时候,他们纵然有着意见,也是不能出声反驳的。
另一边,宣召的定王李铎面色越发凝重,读完对邱言编撰二部典籍的称赞后,终于到了切实之处
“……朕思及古之贤人,何尝有爱四千户不以慰子弟的?有功不赏,虽尧、舜不能为治,今邱卿有功于社稷万世。阐圣人之语,全教化之道,乃人文重事也,亦当有所进益……”
这“人文重事”一词一出。不光殿中百官面色微变,连垂首立于陛前的邱言,都是心头一跳,感到气运急速翻滚。阴灵内心火猛然一变!
“亲王宣读,这可是不小的殊荣,也不知邱言能否承受。”
“将领节的名头,直接给了这邱言,大概也能看出圣上的心思了。”
“不知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
在这各种心思中,李铎将一份圣旨读到最后,说的乃是出使三水、结下盟约的事情跟着就是一连串的赞誉,显然是封赏官职的前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