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 119 嫁妆那档子事儿
再次看到唐老太婆,唐甜甜很是囧了一下。
集市这边倒是还没有传开,但镇上却已经传出三爷要嫁女儿,而且嫁妆极为丰厚的传言了。传这话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外加那人还是在官衙门做事的,可信度自然也高了不少。顿时,这大街小巷的小媳妇大姑娘都开始盘算自己的嫁妆,顺便抱怨一下没摊上一个好后爹!
咳咳,就是好后爹。
不出三天,三爷是个好后爹的事情已经被人们传扬开了。只是,跟后娘不同,这后娘若是善待丈夫前妻的孩子,必会被人夸奖一番,比如唐大姑。可这后爹善待妻子前夫家的孩子……
咱还是不说了o(╯□╰)o~!
街头巷尾的传扬开了,总有一天是会传到集市这边的。只是,最近唐甜甜被拘着开始学习绣工,不说绣个戏水鸳鸯的背面,好歹也得绣个荷包或者纳个鞋面吧?三爷对唐甜甜的要求不高,只是这闺女可以绣活不精,但不能一点儿也不会吧?
因为三爷是传说中的vip大客户,加上他跟官老爷还有那么一点儿联系,因而这手续办得还算是挺快的。早上出发,傍晚回来的时候就把事情都办妥当了。这要是搁在前世,没个十天八天的肯定办不好。而且这十天八天还不是自然日,而是工作日!
除了办妥了所有手续外,唐甜甜还得到了一个小盒子,据说是官老爷的侄女,也就是曾经救过李大狗的那位女大夫罗馨诺。她早在去年就嫁人了,这回托人带了礼物送给这边的亲戚,甚至于唐甜甜也有一份。
盒子里装的倒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只是一个手工不错的香囊,还有就是折叠起来的一封短信。信中无非是问候一下彼此,另外在信的末尾著着,明年可能会到这里来。
正常情况下,收了礼物也得回礼。可是,这年头送封信那可真是价值万金了,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那是相当了不得的。想着反正明年罗馨诺就会过来的,还不如到时候请她来自己的庄子上坐坐,也好过眼巴巴地送封没几个字的信来得实诚。
只是,唐甜甜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今日跟三爷在官衙门办理的庄子铺子的过户手续,会引起了别个有心人的算计。
因而,唐甜甜没能第一时间听到关于自己的传言,而唐老娘现在是有子万事足,天天围着四胞胎瞎转悠。也就是唐甜甜这会儿要准备嫁妆了,要不然她一准忘记自己还有这个闺女。
相比之下,唐大姑倒是更像是唐甜甜的娘,手把手地教着唐甜甜做绣工活计,还要告诉她为妻之道。但凡是该母亲做的事情,唐大姑都做全了。也因此听到传言的只有三爷一人而已,可这传言跟之前那种流言蜚语又不同,主要是没法子压住,哪怕是那些个有求于他的商户也在传着。因为人家根本就不觉得说这话有什么不对,甚至于还有人当着三爷的面说起,只当是在拍马屁。
三爷制止了两回,见没效果也就罢了,反正这种事儿真心传不了太久。算着日子,李大狗快回来了,到时候江南的货物一到,保管他们别说是唐甜甜的嫁妆了,就连自家亲闺女的嫁妆也懒得管了。
只是,在李大狗还未回来的时候,唐老太婆上门了。
【119】
说起来,也是三爷疏忽了。一般来说,这女儿的嫁妆是有定数的。皇家允许两百五十六抬,官宦人家则是一百二十八抬,商户之家最多是六十四抬,而一般的老百姓则是十抬八抬的。
这里面的定数可以不到,但万万不能超过,不然就是逾越了。只是,定数放在明面上,这暗地里要怎么折腾却是自家说了算的。毕竟,那嫁妆里若是装着不值钱的玩意儿,几百抬都是弄得出来的。但若是统统装得稀罕货,那就值钱了。
像唐甜甜,因为三爷身上有个小官,是花钱买的,并且没有实权。这种情况下,三爷只能算是商人,而不是官宦人家。因而,唐甜甜的嫁妆是不可以超过六十四抬的。以三爷喜欢低调地扮猪吃老虎的特性,他是只打算给唐甜甜准备个三十二抬嫁妆的。毕竟,好东西装个两三箱子就好了,摆出来那么多是要闹哪样儿?
别的不说,陪嫁的两个庄子外加集市上一座宅子两家铺子就值老鼻子钱了,只是几张房契地契用一个小梳妆盒子一踹就好了,根本就凸显不出来嫁妆的多少。当然喽,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三爷打算再给唐甜甜打上些金银首饰和海外的珍珠宝石,外加从江南运来的各色稀罕布料,再稍微打点儿家具之类的。至于旁的,谁忒么在乎!
因为觉得自己低调,三爷也没往别处多想,只是他做的再低调,却架不住官衙门里做事的人管不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