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印第安纳步行者
************************
欠的那章今天或者明天补给大家
2006年已经退役的埃迪-约翰逊因为同名同姓遭受不白之冤,从而名声大振。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约翰逊”是美国第二大姓,总计有二百二十三万之众。而“埃迪”在美国也是司空见惯的名字,因此“埃迪·约翰逊”这个姓名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仅仅NBA就有两个人。误会,便这样发生了。
2006年8月,NBA曾经的问题球员埃迪-约翰逊因为强奸幼女而曝光媒体,虽然这名罪犯和我们的主角同名同姓,但他们的名声却相差十万八千。
犯罪的埃迪-约翰逊籍贯佛罗里达,1977年进入NBA,1986年之后已经他便开始麻烦不断,毒品、性-侵犯、拒捕还有多种罪名更频繁地被他惹到,提前结束篮球生涯。而无辜的埃迪-约翰逊籍贯是伊利诺伊,无论赛场上下口碑极佳,球品人品皆优。
但是当佛罗里达的埃迪-约翰逊事发之后,美国媒体给出的“埃迪-约翰逊”的背-景资料居然全是伊利诺伊的埃迪-约翰逊!
案件曝光后,《芝加哥论坛报》为了抢夺新闻时间,在未经调查的情况下贸然将性-侵犯的罪名安在了无辜的约翰逊的头上,并不负责任的刊登了伊利诺伊的约翰逊的大幅照片,这令他名誉扫地,一时间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而实际上案发时,无辜的约翰逊正在夏威夷度假,完全毫不知情。
强大的主力阵容和轮转阵容是步行者能够取的不俗战绩的最主要原因。
1996年1月15日,猛龙在主场迎来了远道而来的印第安纳步行者。跳球的结果显而易见,塞利败给了身高臂长的施密茨,杰克逊将球空在手中,一场激烈的争斗就此拉卡帷幕。
米勒一上场,就开始了周而复始、永不息止的跑动,莫顿叹了一口气,只能打起精神,乖乖的跟在他的身后,对于米勒他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任何敢小瞧米勒的家伙,最后都会得到血淋淋的教训。
莫顿本身也拥有非常不错的无球跑动意识和能力,前世他虽为组织后卫,但是却很少通过控球突破来组织进攻,更多的是通过跑位-传球来完成对球队的组织。
可是莫顿那引以为傲的跑位和米勒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因为莫顿的跑位便是通过观看影像模仿米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