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光芒万丈
所以这样的帮闲少年圈子里,自然而然就发育出“包打听”业务来。
不过“包打听”这么个说法,却是来自后世上海滩黄金荣、杜月笙时代,那是租界华捕房开展的专项业务,包打听是个上海地方话。
大宋当然不管这个叫做“包打听”,却是叫做“闻人“。与“报人“相区别。
“报人“指的是专门为进士及第的学生,第一时间赶去报喜邀赏的职业吹鼓手。
后世所谓新闻,新闻人,记者之流,都是来自于“闻人“这个典。
只是这东京城里的帮闲临时工,跟各地农村里的麦客打短工截然不同。
城里哪有什么农忙不农忙的。
既然城里头不存在农忙农闲的问题,那么,城里的帮闲临时工一般又是怎么混饭吃的呢?
形式虽然跟乡下不同,但本质还是一样的。
熟练的技工,譬如脚店里的厨子,又或者瓦子里的龟奴,按例都是签订长期合约的长工。适合订立临时用工契约的,通常也都是受季节因素影响明显的短期岗位。
据说春秋反动学术权威孔老二在世时,公开宣扬奴隶主地主阶级统御学说,革命领袖少正卯同志则举办了山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一针见血地大胆预言腐朽黑暗的奴隶制度必定灭亡。
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孔老二,鲁之司寇。
革命烈士少正卯同志痛斥黑暗的旧社会,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良心支持。以致于孔子学院的学生全都跑了,不听孔老二的教条,跑去听革命闻人发布的新闻。史称“三盈三空”事件。
然后孔老二就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污蔑少正卯聚众结社、鼓吹异端邪说、淆乱尊卑是非,将革命烈士少正卯同志推上了反动派的刑场。
革命群众迫于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专政,为了偷偷纪念少正卯烈士,从此就转入地下活动。秘密从事这种地下新闻活动的,专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黑幕的,就被称为闻人。
譬如卖水果和卖冰薷饮的,这都是典型的季节性生意。夏日里出入青楼瓦肆,给姐儿们带去清凉饮料和新鲜水果的,都是郓哥儿一流的帮闲少年。
又譬如禁军派出教头,利用农闲时节去辅导地方上的团练,大搞民兵军训项目。这教头下乡,那可是没马骑也没牛车坐的,得自己走路下乡。
即便是禁军马兵教头,也不能把军马随时带在本人身边。就好像110出警才能开警车,并不能下班的时候把警车开回自己家里去一样的道理。
那这些教头下乡组织军训,是要打包行李,把铺盖卷儿背起走的。就好像九十年代民工潮一样。九十年代的民工下广州,都背着花花绿绿绣着鸳鸯牡丹的大红铺盖。
教头们是不屑于自己背铺盖的,那形象恁地是傻。所以就会雇佣些帮闲的少年,替他拿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