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这个可以有
毕竟按照正经历史,美国人直到18XX年才开的这个脑洞。所以梁山穿越科技,可以在未来数百年间打遍世界无敌手。(此刻梁山委员众还不知道乱犯规的阶级敌人,偷偷把比拿破仑炮更牛得多的1853恩菲尔德产品弄过来了。)
说时简单,做时难。
这浇铸炮筒子的模具,正中间要注入冷水,还得是流动的。这工艺难度可不小!还好我大种花家向来不缺乏巧手木匠。这活儿,在科学上的瓶颈已经有解,剩下的无非就是手艺了。招募大量的手艺人,这才是打造一个无敌火炮帝国的真正脊梁。招募如果不给力,其实绑架或者捕获得来,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地。
于是委员会首先全力以赴寻找玉臂匠金大坚。
这个任务倒是完成得十分顺利。
一根弯曲的钢棒,用铁榔头敲几下其实也能校直的。但工程师严禁民工们这么胡来。因为这种野蛮的敲打校直法,会破坏应力结构。
于是,铸炮过程中,外径先冷,就是会破坏内径的应力晶格结构。
其结果是导致炮管做得来很粗,还是要爆膛。进一步加大模具口径,灌入更多的铁水,结构导致爆膛率更高。对不知道金属晶格内部应力为何物的古代工匠而言,这好像是个大魔咒。
冥冥中有来自神明的意志作怪,令人类大炮的口径无法提升。提升到一定程度,大炮的炮管强度,便会越来越渣。
其实就是热胀冷缩导致冷却不均匀,再导致金属晶格结构的破坏。
那金大坚混得很拙,喝了几顿好酒,发了几笔薪酬,又公费游玩了几家青楼,立即就加入了梁山团伙。
然而……这家伙却让委员会大失所望,他是个擅长用萝卜雕刻假公章的办证高手。压根就不是鲁班类的人才。
没办法,仔细捋一遍梁山108大名单,这里头还真没有半个鲁班。
委员会的穿越人也全都没有土法炼钢铸炮的实际经验……
但他们之中有两个人看过临高启明啊。
虽然临高启明在很多方面也很糟糕的(譬如航海钟和榴霰弹的设定,跟全书严谨的科学风格完全跳脱,疑似假的临高启明),不过还是要感谢吹牛者在炮管冷却方面提供的重要科普。
书中言道,美国人首先脑洞大开,想到用冷水从模具中央流过,优先对炮管内径进行水冷式降温。这完全没有技术含量,仅仅靠脑洞就解决了一个重大科技难题。
凭着这个秘笈,穿越客在大炮制造领域,无疑是可以碾压所有非穿越对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