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我要读书
但司马缸并不打算成为究极历史达人,他就想让皇帝尽快熟悉历史上的各种阴谋诡计和载舟覆舟案例,于是司马缸很奔放地把各路不靠谱的野史全都揣进了资治通鉴。讲道理,野史中的宫斗传奇,自然是比刻板的正史更精彩。司马缸这么搞其实也是妙不可言。
现在武松拥有超越地球碳基生命的最高智慧,却没读过书。
蒯飞顿时就打算给二哥推荐这套资治通鉴了。
这些书,飞哥的半位面自然是没有的。
但是原来那个位面多得很啊!
趁着这么个空隙时间,武松对武大郎很严肃地说了一句:“哥哥!俺要读书!”
飞哥闻言,顿时忍不住泪流满面。
几乎是哽咽着,点了点头:“嗯!兄弟你放心!会有书的,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书给你读。”
原版的神霄宫孟阳大学可是拥有十万卷道藏的,另外,在整个中国范围内,但凡是有州府有县衙的地方,都有府学和县学。诗书礼义春秋什么的,应有尽有。
(没有四书五经,四书的分类法是朱熹提出来的。在朱熹之前,孔孟典籍就是孔孟典籍,并没有人为分出一二三等重点考试课目和非重点课目。)
所以,找到通往原来历史位面的通道,这件事顿时就被摆在了最优先的级别上。想想看,没读书的999智力完全没有用。读齐了当代所有宝典的999智力掌控者,那是分分钟可以甩开诸葛亮刘伯温一百条街好不好。
除了礼义春秋,还有资治通鉴呢。多亏司马缸做出了这个贡献。
其实搞历史的人都不屑于看资治通鉴。要搞历史,就去详细分辨原版的资料呗。资治通鉴从来就不是一本好的历史书。司马缸编篡的时候,也根本不是把它当作历史书来编修的。“资治”才是重点。
只要能够帮赵官家领悟皇帝的奥义,司马大宰相根本不在乎具体内容上的真假好吗。
资治通鉴为了方便阅读,以编年方式汇总了各种史料中记载的主要历史事件,就好像“历史上的今天北宋版”。然而,编年体历史书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取材取自于多种不同的来源。有些是信史良史,有些则是野史伪史。
倘若司马缸有心做一个历史上最优秀的历史系大贤者,以他和他手中握有的强大资源,原本是可以仔细鉴别信史与野史间那些微妙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