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程砚忽然想起来了什么,勾唇笑了一下:“我们俩当时申请助学贷款的时候,差点把导员惨哭,她还准备在学院里面给我们俩进行贫困生募捐活动。”
林念初直接笑喷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捐了么?”
程砚笑着摇头:“没,我们俩极力阻止了导员,怕社死。”
林念初:“哈哈哈哈哈哈。”
程砚继续说道:“当时我们俩开网店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连商标都没去注册,但是没想到竟然买的那么好,其实也是运气好,赶上初代双十一了,几百件货半个月不到就卖完了,但是订单还在增加,然后我们俩就傻眼了,赶紧去联系厂家增加产量,又去工商局注册商标,那段时间我们俩忙的连觉都没时间睡,还把寝室里另外俩人拉过来当客服了,后来又去隔壁寝室雇了两个人,人手这才勉强够用。”
程砚笑了一下,继续低着头剔虾线,语气中没有骄傲,只有对那段自由时光的怀念:“因为客户群体的原因,小电磁炉利润不能太高,需要薄利多销,二百个电磁炉,除去成本,我和老张只赚了三千多块钱,后来我们俩觉得只祸害本校的学生不地道,然后就开了个网店,顺便申请了一笔助学贷款,又用这笔钱生产了四百个电磁炉和二百个小电锅。”顿了下语气,他又补充,“小电锅也是张俊山那个人才自己研发的。”
他上大三的时候,差不多是在六七年前,正是电商行业发展的高速时代。
林念初不禁在内心感慨:真他妈的胆大心细啊!
人才!
绝对是人才!
这段经历听起来十分的辛苦忙碌,但林念初也从程砚的语气中听出了愉悦与怀念。
为自己而努力的时光,永远是最幸福的时光。
那时的程砚,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但林念初却有些心酸,因为她已经提前知道了故事结局,所以她没敢问后来发生了什么,而是问了句:“你们的品牌叫什么名字?”
程砚:“517,我们寝室门牌号,挺简单粗暴。”
怪不得人家现在是程总,而她只是个一百八十线糊咖小演员。
她又奇怪地问:“你们学校助学贷款好申请么?我也申请过,但我们学校有名额限制,比惨我也比不过人家,要不是因为我的恩师帮了我的帮,我压根申请不上。”
程砚:“我父母离异,亲爸吃喝嫖赌抽,还有个妹妹要养;张俊山他爸英年早逝,他妈瘫痪在床;我常年稳居专业第一,他稳居专业第二,就我们俩这优秀的条件,凭什么申请不上?”
林念初:“……”
真的是,异常优秀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