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夜探金楼
这男子正是岐王赵德方,在窗外的云起全都看在眼中,她心想:“难怪这叫金楼,原来这里就是岐王金屋藏娇之处啊!”
赵德方摇头一叹,像是有着许多难言之隐,沉吟片刻说道:“可是负了你,让我于心何忍!”
“她身体不好,你若是纳了我,岂不是让她多想?她若是因此轻生,你不是悔恨终生?”女子说着起身,走到窗前,云起猛然抽身躲起,翻身越上楼顶。
女子看着窗外明月映着运河之水,说道:“我在这里已经两年了,早已习惯了,东京也好,西京也罢,于我而言都是一样的,都不是自己的家,两年前在菩提庵我就已经没了家!”
云起蹲在楼顶,河边的冷风一阵阵袭来,她看着楼下的兵士,只见得河边灯火之处走过来一群人,领头者四十来岁,一身铠甲,身材高大,面色微红,看起来像是个武将,而紧跟其后的却是金枪门的掌门王存,王存身后三个年长者约莫四五十岁,年岁相仿,衣着打扮看起来像是江湖武人。
看起来像是领头人物一般的兵士四处看了看,高声道:“大家伙儿给我盯紧了,不可大意!”
金楼之中没有名字这般金碧辉煌,陈设简单看起来像个书房,室内许多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壁上挂着一幅字,上书《百字箴》,却是唐太宗劝诫臣子的文章。云起对字画没有什么研究,只看着笔走龙蛇,大开大合,颇有大家风范。正中央是个书案,香炉之中燃着香木,两三个女婢跪坐在一旁,煮着香茶。珠帘内,几名歌姬弹奏着乐器,听曲调歌咏乃是唐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书案前,一男一女相对而坐,品着香茗。
男子锦衣华服,头戴玉冠,一身描金白袍,看起来三十来岁。而对面的女子,不过十五六岁的光景,面容稚气未脱,却生的肤白貌美,娇俏玲珑,一身杏黄色锦衣,外套着一件轻纱,眉间书卷气正浓。
曲风柔糜,大有世事无常之感。女子年岁虽少,听得这番曲调,面容之上稍有些黯然。手中的茶盏放在案前,低头翻阅起案上的书卷。
男子挥手言道:“不要唱了,你们退下吧!”
云起看此,心中一紧,知道这些人绝非等闲之辈。若是见得自己身在梁上,还不知道要怎么对付自己,当即俯下身,趁着月黑风高,好叫这些人不易发现自己。
只见领头的武将与守卫说了几句话之后,几人一同步入金楼之中,在听得楼中有人传报:“启禀岐王,火鬼王凌雷、双枪王存、还有河洛三位大侠求见——”
这些名号云起听在耳中,不由得心头一惊,心中想道:“河洛四侠都来了!我再不走,这篓子捅大了!”
金楼中脚步声重,云起知道是赵德方下楼迎接这些客人,当即跃下楼顶,来到二楼之外窗边,透着纱窗,见得室内众人坐在座位之上。
窗边不远处,一名黄衫女子与婢女一同煮着香茶,云起只看一眼便知这黄衫女子正是方才与岐王相会的女子。只见她端着几杯茶,向着厅中走来,给每个人各自奉上一杯。又退了下去。
众歌姬闻讯,当即停住,向着男子躬身一拜,同声道:“是——”一同退下楼。
女子不抬头,只顾着看着手中的书卷,口中轻声道:“这世间的事,你看不惯,听不得,就没有了吗?畅园这么大,每晚不都是还有这么多柔糜之音?”
男子道:“此间事了,我便带你回洛阳!”
“再在洛阳盖一间金楼吗?”女子合上书卷,抬头看着男子,尚还有些稚气的脸,眉目之间,却有着些许愁容。
男子眉头紧锁,轻声言道:“玉儿!我……”男子未说完,女子便道:“不用说,我懂……我不是不识好歹的人,你能来看我,我很是欢喜……岐王,你对她用情十年,若是因我而舍了她,我倒有些轻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