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李鸿章 回京复命
李鸿章思绪开了个小差,回想起龙灏对他说过的话:“中堂大人,我认为你筹办北洋绝对是强国利民的良法,不过太可惜,上面的天家只知道享受,肆意妄为,令你很多的苦功都白费了!”
“爱卿做的不错,我大清多灾多难,连京城都曾被洋人攻陷过,如今韬光养晦,很符合哀家心意呀!”
慈禧太后听到银子来路没有问题,心情更是愉悦舒畅:“李爱卿,你传哀家口谕,嘱咐那刘坤一好好干,只要他把关税定价权经营好,到得三个月后能给哀家再献上一百万两银子,我便把湖广总督也一并封给他,呵呵,能者多劳嘛!我大清有你们两位爱卿扶持,真是中兴有望啊!”
我去,三个月一百万两!这个老太婆,还真是贪心啊!
李鸿章一听就明白,看来,这位老佛爷是觉得银子来的太容易了,所以想要继续压榨自己和刘坤一的潜力,看看能否为她的六十大寿再筹来一笔巨款。
“老臣自当尽力,想来那关税定价权已被刘大人收入囊中,再加上奥匈国的公主亲自主持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事宜……这税银,老臣想,刘大人定能收得上来的。”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思,李鸿章替刘坤一打起了包票:一百万两白银而已,有龙灏那个大金主做后盾,根本不是问题嘛!
原来,在潜水艇交接仪式完毕后几天,龙灏就与李鸿章见了面。
对这位幕后的黑手,一开始,李鸿章当然没有给出半点好脸色,不过等龙灏使出惯常的招数:金钱开道,尤其是一笔巨额战舰订单和军费赞助。李鸿章便软了下来。
为了财政上捉襟见肘的北洋,李鸿章无法拒绝龙灏的金元攻势。
龙灏对李鸿章说,我不是要侵占上海。我只是想把商品顺利地销售到祖国内陆来,我的商品注重质量,所以成本比较高,如果关税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尤其是与我不对付的英国人手里,我是怎么都放心不下的。
李鸿章听完。第一反应就是翻翻白眼:这就是你发动这么多场连环冲突的理由?啧啧,为了一个关税定价权,你就搞出了这么多的风雨?还差点引起了与英国的全面战争?老夫不信!
“等等,进出口商品?这奥匈国与本朝有什么交易呢?”慈禧太后忽然起了兴趣。
“太后,这交易,自然是粮食等战略物资!我朝两江湖广,一向是粮仓,产粮丰盛,现在奥匈国和英国在欧洲的战局已进入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后勤吃紧,我大清多余的粮食正好可以出口,去赚他们一笔!”
“原来如此,光是余粮出口交易就能有这么多的税银可收,看来,先帝犯下的错误可大了,这关税定价权白白送出去了几十年,这损失的银子哦……”慈禧捂住胸口,脸上褶子成堆:“一想起来,哀家就心口疼!”
白白送出去?嘿,要不是龙灏出了潜水艇,打败了英国人,这关税定价权能收回来?
李鸿章在心里不屑嗤笑:另外,余粮出口,这话你也信?我大清的粮食,说实话,自己都不够吃呢!哪有多余的卖给洋人?哪怕再退一万步说,有多余的,但我国与奥匈帝国相隔遥远,等运送过去,什么粮食都坏了呢!这个老太婆,一听到银子,就连真假也不顾了!哎,管她作甚,能糊弄过去就行,当务之急还是按照龙灏所说,先把我的北洋补强了再说!
对龙灏标榜自己是纯粹商人的话,李鸿章是不相信的,可是,摆在面前的银票却是可以兑出真金白银的。
龙灏一共给了李鸿章五百万两白银,因此,李鸿章取出五分之一当做利息‘还’给慈禧太后,心中也并不怎么肉疼。
“噢,哀家明白了,这些银子是奥匈国给本国的补偿款,对吧?”
“禀太后,可以这么说,因为本国的军力比起欧洲诸国来说,还是显得比较单薄,这关税定价权,是从英国人嘴里虎口夺食夺下来的肉,其利益分配太过敏感,由奥匈国占据明面上的大头,对大清来讲,利大于弊。”
李鸿章为慈禧太后解释道:“在欧洲,英国人和奥匈人如今正打的不可开交呢,由他们担当这个出头鸟,是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