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入侵者
如果没有找到出路,那么在所有资源耗光之后,入侵者的种群要么消亡,要么被迫降低科技水准,也就是降低生存质量。
显然,这两种结果都让入侵者无法接受。
为此,入侵者的三个种群达成了和平协议,停止了毫无意义的内部纷争,把最后的资源用在了全新的科研领域。
空间技术!
虽然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入侵者并不知道大文明的存在,也不知道除了它们的微宇宙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微宇宙,但是对入侵者来说,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突破微宇宙的空间限制。
虽然从理论上讲,入侵者的母星,也就是那颗几乎被海洋完全覆盖的卫星,拥有几乎取之不竭的资源,但是三个种群的相互竞争,以及较为特殊的繁殖方式所导致的数量剧增,给入侵者制造了极大的麻烦。
要知道,三个种群的入侵者都是卵生生物。
在自然进化阶段,卵生生物的存活率非常低,可是在进入了自我进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增长,卵生生物的繁殖效率比胎生生物高出好几倍。在存活率有了保证之后,卵生生物一代就能繁殖数十、甚至数百个后代。相比之下,人类的繁殖效率就太低了,一代人最多繁殖十多名后代。
这些因素,无一不迫使入侵者开拓新的领地,拓展生存空间。
事实上,入侵者所在的恒星系,比太阳系大得多,有足够多的星球,即便某些星球的环境极为恶劣,也能够依靠科技手段,进行环境改造。在太阳系里,真正适合人类生存的只有地球,即便木星与土星的某些卫星上,有可能存在液态水,甚至有可能存在类似于细菌的低等生命,但是要将其改造成能够供人类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却是一件很费力,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事情,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在空间技术领域的投入,让入侵者获得了本质性的变化。
只是入侵者也维持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这就是,在资源即将耗尽的时候,入侵者才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知道了大文明与其他微宇宙的存在。只是在突破空间限制之前,剩余的资源已经不够让种群里的所有智慧个体都以原来的方式生存下去。入侵者不得不在让少数个体继续前进、以及让绝大部分个体幸存下来之间做出选择。
问题是,科技大爆发产生的强劲动力,很快就让入侵者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
在完成了对本星系的开发之后,入侵者把目光投向了星系之外的宇宙空间,并且开始了向外层空间殖民的准备工作。
也就在这个时候,入侵者发现,它们所处的不过是一个封闭的微宇宙。
在持续了数千个恒星年的探索之后,入侵者接受了这个事实,而巨大的生存压力也迫使入侵者另寻出路。
这就是,在长期的探索中,入侵者几乎耗光了全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