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景德镇的御窑厂虽然并不生产这种外销瓷,可是负责生产的场坊却是隶属于御窑厂管辖范围。
徐久照以前没有参与过这种设计,不过他见过那个时候的设计图稿。
烧造瓷器当然不是一拍脑袋随手就做的过程。真真正正的御贡品都是要经过轮番的图稿审核,最终甚至会递到皇帝的案头。
每一次开窑烧造都意味这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浪费。
以前徐久照烧造的时候没有画图是因为胸有成竹,可是这一次的订单却不能那么大意对待。
虽然蒋忻把它们在封窑镇的房子布置的不错,不过徐久照还是更喜欢在工作间里边工作。他觉得那样更有氛围。
比利时的订单是吴淼全权负责给谈的,他为了这个单子,在两地跑了几趟,最终带着徐久照亲笔签名的合同返回了欧洲。
吴淼虽然说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对于这种大批量的指定类订单还是第一次接触。
他生怕出任何的纰漏,砸掉自己的招牌不说,影响到徐久照这个绝佳的起航可就是他的罪过了。
然而徐久照要比他想象当中的沉稳许多,就在吴淼为了这种订单准备资料的时候,徐久照就已经打好了腹案。
在上海的时候,徐久照就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边画了很多的图稿,这些图稿都是要给比利时王室派出的人来亲自过目,对方表示对这个设计满意,徐久照才会动手制作瓷胎。
画图的时候冯忠宝就在旁边看,徐久照对于工作的认真严谨,让冯忠宝尽管好奇的抓心挠肝,却只能闭着嘴巴默默的看着。
其实徐久照对于生产设计对外的瓷器并不陌生。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国内的瓷器就通过陆路和海陆抵达欧洲,被那里的王公贵族、达官贵人所喜爱。
到宋元明清时期,更是出口了大量的瓷器到国外,它们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做外销瓷。
国外有很多很多瓷器来历,都是这种外销瓷。
不仅仅是在古代,就连在上个世纪国家建立之后也曾经制造过品质很好的外销瓷赚取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