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功绩初现
陈青曾与几人说过,多半耕地并非不能高产,只是碍于土质松软,易被雨水侵袭,故而才会每到雨季便大面积减产。
想要稳固土壤,保证养分不流失,只能大规模植树造林,将乱砍乱伐造成的环境破坏全面补救起来。
除了被砍秃的荒山,河道两旁、田间地头也得栽植树木以防土质恶化。若非不懂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怎会致使自然环境越发恶劣?
也不怪百姓就近砍伐,这么恶劣的气候环境,为保冬日有足够的柴禾取暖,就只能大面积伐树蓄柴。而在运输有限的古代,除了就近取材很难从更远的深山获取来源。
在京时,陈青就讲过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梁子俊反思过后,当先开展的便是有序开发。在砍伐同时,必须补种缺失植被,已达到循环利用的根本目的。
春回大地,草木发芽。陈青坐月子期间,忙碌的春耕悄然结束。
新生儿并未给夫妻带来太多困扰,老二贪吃贪睡,除了弟弟哭闹时会跟着嚎两声,等人一来,立马又嘬着拇指香甜入睡。
仿佛像是知道老三嗓门小,特意替弟弟唤人一般。
一个月功夫,胖哥儿就出落的圆润讨喜,比老三大了不止一圈。
先天瘦弱的么子,拼命吃奶仍是细胳膊细腿羸弱不堪,每当给娃换尿布时,梁子俊都怜惜期盼儿子能够快点长大。
凡禹州境内百姓,每年春耕过后,需按人口补种树苗。添丁进口也须栽上一颗小树,以示立地生根。
这种好处起初不见成效,但日久天长,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官府宣传之余,勒令百姓不许就近伐木,无形中虽增加了获取难度,但为保能够造福后代,些许困阻也乐意遵从。
左右不过多走几里山路,若真能改善土质,增加产出,他们也乐的多费些功夫进山打柴。
况且新知州一上任,便开展有利民生的政务,也令当地百姓越发敬畏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原丰县县令。说的再白点,哪个活够了敢跟他作对?眼下不过是让你栽树而已,敢不听号令,抄家灭族那可不是说说而已。
陈青这个当爹爹的则是好吃好睡,全然不管。他只负责生,带娃的活自然落在罪魁祸首头上。
一等出了月子,就忙起他那二分菜地。
双胞胎有奶娘照看,他个大男人也插不上手,况且软趴趴的奶娃是他大忌,除了每日看上几眼,还真不需他多加照看。
梁子俊就惨了,不光要忙公务,还要肩负起奶爸职责,每日一放衙,就屁颠颠的跑回来伺候儿子,忙的那叫一个心甘情愿。
预先定好的政令也都一一落实,待得春耕结束,境内百姓响应号召,纷纷扛起锄头植树栽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