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出书版) 第13节
今天是我找到探路者号的第七天,也是回家路上的第七天。
正如我希望的那样,来时的车辙给出了一条回刘易斯谷的清晰路线。接下来是四天轻松驾驶。有左手边的山丘作参照,根本不可能迷路。地形相当平坦。
但好运气到头了。回到阿西达里亚平原时,老车辙早已不见踪影,毕竟上次经过这里都是16天前的事了。无论天气再怎么平和,那些印迹也早已被覆盖了。
来的路上,我应该每隔一段距离放一堆岩石作标记,这块区域是如此平坦,就算相隔数公里也能一眼看到。
我脑海中闪过艰辛堆斜坡的场景……算了。
但拆斜坡总比堆斜坡容易,毕竟不需要仔细把每块岩石都放在固定的地方,只要把它们随手扔掉就行。一个小时搞定。
明天启程回家,带上我的新朋友,200千克的坏无线电。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毕生致力于科学普及,他也是行星学会和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创始人。
即火卫一,是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天体,平均半径11公里,轨道离火星很近,约6000公里。身在火星的话,可以看到弗波斯西升东落。
以吹笛手童话里的小镇命名,直径10公里。坐标:20.2°N,32.8°W。
好吧,只好继续当沙漠浪人,靠弗波斯来导航,祈祷别开得太偏。我要做的就是进入栖息舱40公里范围内,这样就能接收到信标。
我感到乐观,自从出事以来,我第一次感到有希望活着离开这颗星球。有了这个信念在心,我每次EVA都会有意识地带点土壤和岩石标本回来。
一开始的时候,我心想这是我的责任。如果能活下来,地质学家们会爱死我的。但紧接着,这变成了一种娱乐。现在,我连在驾驶时都在热切地盼望着能早点出去拿袋子装石头呢。
重回宇航员思维实在很开心。就是这样。不是不情不愿的农民,也不是电气工程师,更不是跑长途的司机。一名宇航员。我在做宇航员该做的事。我怀念这种感觉。
坐标:10.3°N,25.8°W。
探路者号拍下的著名火星地标,是两座靠得非常近的山丘,在着陆点以西约一公里。坐标:19°N,34°W。
登陆舱在太平洋时间1997年9月27日凌晨3点23分与地球失去联络,当时大约一百米外的旅居者号仍然可以工作,但它必须通过登陆舱才能和地球联系,发给旅居者号的最后一条指令是让它保持在原地直到10月5号,然后向登陆舱移动。
第十章
日志:SOL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