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第二百三十九章
这种无需言语、只用声音来演绎的默契,即使是阿卡得教授、法勒大师,都忍不住地赞叹起来。对于这样交锋斗争的美妙琴声,他们实在提不起任何负面的批判,甚至——
用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都无法形容现在这场音乐会给人的震撼!
或许,此时的戚暮还算不上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家,或许在他的身前还站了几个人的身影。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否认,他是唯一一个能将奥斯顿·柏特莱姆的钢琴压制这种程度、并且不落一点下风的音乐家!
除了他,世界上无人能与奥斯顿·柏特莱姆的钢琴,在舞台上平分秋色!
激烈、碰撞、交战、铿锵!
而对于阿卡得教授而言,他则是轻轻地哼了一声,不屑地想到:换了钢琴主旋律?奥斯顿你这个家伙哪儿比得上他家小七啊!快换回来、换回来!
阿卡得教授的想法,戚暮和闵琛是暂时不知道了。《流浪者之歌》的第四乐章是一段极快的快板,激烈急促,仿佛是吉普赛人民在欢乐激动地庆祝着,他们围着火热的篝火跳着热情的舞蹈,兴奋热烈。
如果说刚才的小提琴已经将最精湛的技巧全部都展现出来、让观众们感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听觉飨宴的话,那么现在的钢琴便再次席卷而来,用气势凌厉的滑奏与绚丽繁复的技巧,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猛然怔住。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却演绎着同样的主题,甚至都用着相似的风格,让人无法产生隔阂!
他们太为相近,已然相近到让音感差点的观众无法分辨出琴声中的差异。
当最后一道钢琴声与小提琴音戛然而止的时候,所有台下的观众都是齐齐愣了几秒,直到一道清亮温和的“Bravo”从观众席中响起的时候,他们才猛然醒悟,赶紧地鼓起掌来。
有好奇的人转首向那个喊出“Bravo”的人看去,当他们看到一张白皙清秀的面庞时,他们都是猛地怔在原地,不约而同地想到:连柏爱的首席克多里……都赞美这场合奏会?!
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年中,与奥斯顿·柏特莱姆合奏最多的就是克多里了。虽然他们只是在柏爱的音乐会上一个作为协奏钢琴家、一个作为乐团首席进行合作,可是这却意味着,最能与闵琛搭上节奏的应该是克多里才对。
不过,当一些乐评家开始在脑海里回忆起他们曾经听过的闵琛和克多里的合奏时,他们忽然意识到,或许……克多里的琴声和闵琛的,完全没有如今这场合奏会上的钢琴、小提琴合奏,来得如此惊艳!
而更让他们惊骇的是,当全曲演绎到第四乐章的最后一部分的时候,原本充作伴奏的小提琴也陡然拔高声音,铮铮作响地直冲钢琴而去!
两者宛若在空气中开始了一场无声的交锋,气势逼人,刹那间仿佛有声波共振,那股骇人逼迫的气场在舞台上形成了一股激烈的碰撞,声音越高、气势越强!
等到了最后,钢琴用极为灿烂的滑奏与和弦铿锵地奏出钢铁般的声音,而小提琴则是丝毫不让地快速拉奏,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动几乎成为了虚影!
一者是金属似的高昂,一者便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海啸;
一者成了秋风瑟瑟中抖索的黄叶,另一者便化作百草干枯中依旧挺立的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