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第二百五十六7章
一个是外表强硬、内里坚韧,那另一个就是外相强势,内里却稍显柔和。
他们二人,一个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另一个是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如此强强结合的阵容几乎能让全世界的古典爱好者都震动,甚至不惜全力地想要来听一场演出。
这样的阵容,恐怕仅次于戚暮与闵琛的那次合奏了。
而这场音乐会也并没有让观众们失望,无论是帕格尼尼的《钟声》,还是圣桑的《引子与回旋》,乃至是莫扎特的两手小提琴协奏曲,这两位小提琴家都用高超繁复的技巧演绎出了一幕辉煌盛大的视觉盛宴,再用华美绚丽的琴声奏响了整座柯芬园皇家歌剧院!
很多观众在刚进场的时候还不知道这次的合奏会不仅仅是戚暮与克多里的合奏,也是“伊蒂丝”与“布尼尔”的合奏。但是当《钟声》奏响之后,大部分耳力好的观众都听出来了,这两把小提琴的声音是如此的和谐搭配,宛若天成!
和戚暮与闵琛的那次合奏会不同的是,戚暮和克多里的这次音乐会带了一分商业性质。所有的门票都按照不同的价码卖了出去,而这些门票所赚得的收益戚暮和克多里却打算将其作为资助基金,捐助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
克多里的家境十分优渥,但是戚暮上辈子却饱受过很多为了金钱而发难的苦恼。即使现在的他已经快要忘记了当初那种饱一餐饿一餐的日子,但是那种在日内瓦河畔被料峭冰冷的冬风贯穿身体的寒冷,他却永生无法遗忘。
世界上多的是热爱古典音乐、却因为家庭原因而无法进入学院进修的孩子,为这些孩子出一份力,是戚暮想要做的,也是克多里非常乐意的。
对于这件事,闵琛更是十分上心。他陪着自家青年走过日内瓦的天鹅广场,也去过维也纳废弃的桥洞。这个世界上除了戚暮自己,恐怕也只有闵琛明白他心爱的青年到底吃过多少苦。
于是这件事甚至不用陈凌频和丽萨多插手,闵琛直接亲自和丹尼尔安排了基金的后续事项,以这次的门票收益为基础,与英国柯芬园皇家歌剧院一起合办了一个“天使音乐基金会”。
“天使音乐”的开始便是戚暮和克多里的这次合奏会门票收入和直播收入,而在此之后,基金会将聘用专门的人士,为一些自愿捐助的音乐家们承办音乐会,从中抽取三成利润作为维系基金会日常发展的资金。
在这其中,闵琛和戚暮更是单独地将他们未来每年的合奏会收入全部算入基金会旗下,他们的第一步计划是先资助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日内瓦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的贫困学生,再往后计划更有可能扩张到慕尼黑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直到全世界所有家境困顿的音乐学子。
拥有着这样意义的合奏会,更是得到了不少媒体的注目。
柯芬园皇家歌剧院的第二音乐厅里,激烈急促的琴声正在奏响。帕格尼尼的《钟声》是一首难度极高的小提琴曲,但是舞台下的观众们都知道,台上这两位伟大的小提琴家从来不可能畏惧这样的难度。
如果说戚暮的琴声宛若铿锵前进的暴风,带着不可抵挡的气势,那么在他的映衬之下,克多里的琴声则好像温婉流畅的溪水,叮咛着与暴风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