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南春北典
“仁字堂”,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干的也都是干净买卖,还有不少人入了仕途。
“礼、义”两堂的人数最多,成员也大都是劳动人民。
不同的堂口,行事做派也就有所不同。
“仁字讲顶子;义字讲银子;礼字讲刀子”就能看出他们的风格。
袍哥会内部也渐渐形成了两股势力: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
毕竟这次是要下到水底,去探查水下的情况。
一切安置妥当,三人再次返回屋里。
白老爷子这边再次打开了话匣子,把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全都告诉了弟子们。
“袍哥会”算是一种码头帮派的延伸。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码头这种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汇聚的地方。
两股势力做的营生也有所区别。
清水袍哥,算是走的江湖上的正经买卖道,而浑水袍哥,就是一群打家劫舍的土匪。
看似两派行事各方面差别巨大,但是两派都拜关二爷,说到底还是一家子。
而码头上讨生活的男人,身份大多是船夫,水手,纤夫,一艘船少则一二十,多则五六十,这些人聚在一起,自然会形成一种维护当地人利益的组织,“袍哥会”应运而生。
正所谓“南春北典”。
现在江湖上流传的“春典”中的“春”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来源于袍哥们之间沟通的“黑话”。
后来,随着帮会人员越来越多,就分出了几个堂口: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三个堂口势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