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进展
拟了草案,便立刻去执行,发布告令,向各州府张榜。
?“那当如何?”冯凭忧虑道。
乌洛兰延高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想到一块去了。而且我想着这次招纳,条件可以放的宽一些,不限定户籍和出身,不论高低贵贱,也不限年纪,二十也可八十也可。只要是考试合格,有真才实干的,皆可以录用。”
韩林儿安慰说:“他们既然在做,应当有应对之策的。”
案上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摞摞各部送上来的帐册,户部的黄白籍,鱼鳞册子,兵部的兵册和饷册,吏部的人事册子,堆成一座座大山。要将这么多明目通通理一遍,是个艰难的大工程了,李益说:“基础资料的整理是体力活,只是需要大量的人员,咱们可以调一批太学生过来帮忙。不过后续的统计汇总需要有专门才干的人,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组织一次考试,面向各州府,有针对性的招纳一批人才。”
贺若。
??韩林儿说:“当年道武皇帝离散部落,分给部民们田地,让他们能够建造房屋,学习汉人耕种,游牧民也多有不肯,宁愿打仗,不愿耕种的。许多宗主首领不肯离散部落,率部民逃跑都有的。可是这个策略,道武皇帝还是推行下去了,皆因当时在立国之初,武力征伐不断,道武皇帝有大量的土地用来离散部落,供部民们安土定居。可是而今天下安定多少年了,哪还有闲置的土地来安民。娘娘恐怕不知道,而今那些宗主督护手下的士兵,除了鲜卑人,也有汉人。他们很多不是兵户,都是因为贵族们兼并土地而失去生存依托的底层百姓。无处谋生,才成为那些贵族,宗主的私奴,供那些豪族私役,许多连户籍都没有的,都挂在主人名下。皇上不许宗主们养兵,要控制兵员,能留下的都是有门路有关系的,被削减的只能是这些无门路的又无关系的。他们一无田地,二无恒产,要是失去宗主依靠,无处谋生,自然要闹事的。”
乌洛兰延手中的笔停了停。
冯凭问说:“他们既然在做这件事情,难道事先没有想到这个,没有相应的应对策略吗?”
乌洛兰延坐在书房中提笔书写一份诏令的提纲。他披散着头发,身着家常穿的灰色丝质亵衣,肩上披着挡风的薄袍,蜡烛将人影投在案后的素锦屏风上,静美的好像一幅画。一只黄白相间的大狸猫卧在他双腿间呼呼大睡。正做的投入,仆人进门禀报说:“小侯爷来了。”
????
?韩林儿说:“朝廷虽然说了削除的兵员会配给他们土地耕种,可实际上肥沃的土地有限,且都是有主的。就算有无主的土地,大多也贫瘠荒芜,分给他们,不说分不了多少,就算分得有,恐怕也只是边边角角,讨不了好的。”
其中有一汉人高盛,年已八旬,老态龙钟,然学识丰富,乌洛兰延盛赞不已,引得拓拔叡十分好奇,遂招来太华殿亲见,一谈之下,引为肱骨,竟然直接封了中书侍郎,成了机要重臣。
冯凭说:“原来是这样。”
考试的方式非常简单,乌洛兰延命人用一张黄榜,将疑难算数题目张贴在太学门外,供人瞻仰,能答题者自行送上答卷,挑选其优者再进行面试。榜一张出,围观者如云,而应者寥寥,因为这些题目都非常难,全是深奥的算数几何,统计工程问题。尽管如此,半个月之内,还是有上百人应试。李益从中挑选出了十余名有真才实学者,纳入省中,参与统筹工作。
韩林儿说:“朝廷下旨容易,可这一道道旨意诏书,都是需要下面人一层一层去执行的,哪个环节都少不得,不是上头一句话说了就能算数。如果下面人不满意,拖着不肯执行,或者故意阳奉阴违使绊子搅浑水,事情会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