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多方准备(上)
以前他能看见的,是国家财政问题,是重文轻武导致的军队问题。
可,此时,他看见的,是民生问题。
因为,接掌了影卫军之后,他才切切实实的知道,汴京的繁华,只因为他是北宋京城,扣掉四京,扣掉沿海地区,北宋境内,还有很多地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总结起来,大宋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其一,边境纷争,每年高昂的岁币,以及即便有着岁币,还是有着规模不大不小的异族入侵。
但是,他又不能否定国家,因为,所是连利于国家都做不到,又如何去利于百姓呢?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道理有些问题,可实际上就是如此,国家如果灭亡了,百姓连活着都艰难。
这也是后世为何祖国一直大把钱大把钱的援助非洲,这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的存在,只有国家存在了强大了,才能去营造百姓的富足!
可惜,这个理论,辛羸不敢苟同,在他看来,百姓与国家是同等重要的!
假如,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了,可他的子民却对他的国家冷漠了,那么,这种强大也不过是虚的。
其二,低下的生产力,每亩地产量不会超过三百石。
再次,阶级的渐渐固化,很多底层人的上升通道已经被杜绝。
所谓众志成城,所谓,以玉镇方内,可以为国!
玉是好东西,好东西给自己人,才能营造出国家来,这是从造字的时候,祖先们就知道的道理。
所以,辛羸打算,暂时放下一些那些不着调的产业,而是要着手做一些,切切实实为民生的东西!
大宋如今的局面,真的比辛羸最初想的还要艰难的多。
这取决于他自己的高度,高度不同看见的东西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