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五章 进退失据
今日接到消息,项羽在淮水边自刎而死,对西楚国的作战是胜利了,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得知越国的一番作为之后,萧何之后汉国这次是被坑了,而且坑的很严重。
那么汉王下一步打算怎么办呢?萧何很关心这个问题。作为汉国丞相,负责调运粮草物资,对于国家大军的动向自然是需要了如指掌的。
同时心中也隐隐某种期盼,希望汉王及时归来,帮助自己守卫关中。
……………………………………………………………………………
身在淮水岸边的汉王刘邦也是焦虑不安,越国的指责让汉国处于一个很不利的位置,刘邦对此恼怒不已。
身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对汉国的意义之大不言而喻。虽然不能向张良一样陪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也不能向韩信一样率军征战四方。但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萧何的价值和对汉国的作用,若是没有他稳定后方,刘邦如何能在前线安心作战?
若是没有萧何打理内政,源源不断地送来粮草物资和兵员,前线的刘邦早就喝西北风饿死了。萧何作者最简单的事情,起到的却是最基础,最根基的作用。
留在关中这几年,萧何一直无比忙碌。经过他苦心孤诣的一番经营之后,秦末战争对关中的创伤总算是恢复了。如今的关中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富饶安定,使得汉军东征之路后顾无忧,而且还有着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
萧何的付出着实不找,尽管汉王看不到,他却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几年的付出和艰辛之下,两鬓已经霜白了。
本来汉军不断取得的胜利让他很是欣慰,也轻松了不少,灭掉西楚国对汉国而言是一件好事。可是偏偏又出现了一个越国,尤其是越国攻占巴蜀之后,萧何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完全处在一种担忧之中。
现在必须要尽快解决对汉国不利的舆论,不止如此,西楚国已经灭亡,汉国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了,必须要做出下一步的安排。
萧何乃是刘邦的心腹,他很清楚韩信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是怎么来了。如今越国就在山的那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过来了。这让他忧心忡忡,颇有几分枕戈待旦的意味。
汉军出征与西楚国最后一战之时,汉王刘邦特意送荥阳送来诏命,提醒他小心防备越军。这让萧何的压力更大了,这些年为了对付西楚国,几乎将关中的兵力抽调一空,关中防务是一片空虚,造成的压力着实不小。
萧何肩上的压力着实不小,不过还是按照汉王的吩咐,小心防备。巴蜀栈道成功重建,如今可以往来的也只有一条陈仓小道。准确地说是汉国方便只知道这一条路,至于是否还有其他通道就不得而知了。
秦岭山脉绵延,有无数的山口,总不至于每个地方都派军队驻守起来。因此即便是关中汉军枕戈待旦,却也是被动无比,有可能辛苦半天,却起不到丝毫作用。
这才是汉军最大的悲哀,是萧何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