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谈判
尚瑞达停顿了一下,喝了两口水,继续道:
“我从一些资料看到,总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不断有一个又一个国家骤然兴盛,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为何历史上的强国都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中国从中究竟应领悟到什么经验或教训?闲暇无聊的时候,我就爱胡思乱想。而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的复兴和崛起也已是指日可待了。那么如何从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历程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如何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寻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这便是我做这套书的初衷和目的。当然,这是一家之言,至于是否能引得国家层面的注意,那自然不得而知。但本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这一想法,我作为咱们国家的微小一份子,既然偶有所得,自然是愿意为国家,一尽微薄之力。”
“啪!啪!啪!”听得尚瑞达一席话,宁长河与其他领导自然深为感动。刚刚从那场大运动走出来的人们,心思还比较单纯,这种集体性思维还没完全脱离,对国家、民族的荣誉和责任感还比较强烈。所以听得尚瑞达这么一讲,共鸣就起来了。
“尚先生果然大才,听先生一席话,羞愧得无地自容啊。亏得我们自诩出版人,跟先生一比,我们这一群人就是只知道吃喝的蠢材啊。”如果说原先宁长河还想通过自身的优势,来压一压尚瑞达,把条件谈得更有利于出版社一些。那么现在,他这个想法就淡了许多。这是什么样的胸襟?这是什么样的节操?
看着老爸那一副忧国忧民的名士范,尚文远心里早就笑得打滚了。自己这老子不去当演员可惜了,这演技,就是跟电影学院专业的演员比也不差啊。
也不管尚文远肚子里郁闷的呐喊,编辑部的那位胖胖的女主任一把抱起了尚文远,一起随着宁长河、尚瑞达等人往会议室走去。嘴里边还一边逗着小家伙,不停的问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啊。没办法,尚文远只能扮可爱,一一乖巧作答,更是引得人喜欢。
十几号人浩浩荡荡的到了出版社的小会议室。
请尚瑞达入座,尚文远被胖女主任抱在怀里,随着宁长河坐定,众人也都坐下。
待都坐下,宁长河再向尚瑞达正式一一介绍在座各位,每介绍一位,尚瑞达都站起身,颔首致意。
介绍完毕,宁长河示意了一下尚瑞达,开始主持谈判:“尚先生,客套话咱们也不多说了,咱们直入正题吧。”
“宁总谬赞,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因为学识有限,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漏洞百出。所以才想到和出版社合作,以宁总和社里各位贤达大才,肯定能将我这点小心思付诸桑枳。”尚瑞达谦虚道。
“没说的,既然先生如此信任我社,我们肯定会全力以赴做好这个系列,其他的不行,但为先生拾漏补缺还是可以的。”宁长河定下了合作的基调。
谈完书稿,合作模式已经确定,那接下来就是谈合同细节了。
充当法务部主任的,就是抱着尚文远的胖女主任。刚才尚文远听宁长河介绍,才知道这个主任姓李。在前世,尚文远和出版社合作的时候,包括宁长河、蒲清泉和这个屋里大部分人都已不在职。所以,这时候尚文远除了罗书林,其他的都不认识。
李主任摸了一下尚文远的头,把他放下来,然后起身问道:“尚先生,现在说到合作,我有几个疑问,还想请教一下您。”
见尚瑞达没意见,宁长河继续说道:“对于您所提到的‘大国崛起系列’图书,我社社长和在座各位,都很感兴趣,不知道尚先生能不能做一个简略介绍?”
“本当如此。”尚瑞达从包里拿出几张纸,这都是尚文远写好了的,他照本宣科即可,“在我预想中,‘大国崛起系列’一共分九册,包括已经成稿的《货币战争》。其他八册,分别描述自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九个国家竞相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历程。”
“哦,这个工程不小!尚先生,不知道您都完成到那个程度了?”宁长河一听还有八册,震惊之余就是惊喜,尼玛这是挖着大金矿了,还以为就是《货币战争》的后续呢,敢情压根不是一回事,“另外,还劳烦您介绍介绍。”
“好的,目前,八册的大纲也都做出来了,基本内容也都有腹案。”尚瑞达说了这么些话,紧张的情绪也缓解下来,思维和语言也都活跃起来。
“之所以要做这么一套书,我是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通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追踪和研究世界性大国兴起轨迹,总结大国崛起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规律,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中国的发展寻找镜鉴,以期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