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大书商 > 第二十五章 营销计划

第二十五章 营销计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算跟市场打交道多年的发行部主任,听了尚瑞达对营销计划的全部阐述,郝主任是大开眼界,简直闻所未闻啊。以前出版社做发行,都是跟新华书店求爷爷告奶奶,让书店多进货,书发过去,都不管了。卖多卖少无所谓,卖不掉,退回来,也算国有资产啊。

至于营销,那是神马玩意?

蒲清泉和宁长河也是相顾无言,特别是蒲清泉,都觉得几十年的图书白做了。苦笑一声,蒲清泉非常诚恳的起身向尚瑞达鞠了一躬:“尚先生,感谢您给我们上了一课啊。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啊,您的这席话,我就是再读几十年,都未必能懂啊。感谢,万分感谢。”

尚瑞达要做谦谦君子嘛,自然不会坦然就这么受了,立马起身回礼,嘴里连道:使不得,使不得,蒲社长为出版社整日劳神费力,出版的图书,影响到的人,岂是区区尚某可比的?尚某只不过是一介普通工人,整日蝇营狗苟,偶有发现,也不过是旁观者的胡言乱语,当不得真,当不得真啊。

宁长河待蒲、尚二人客气完毕,也是向尚瑞达致谢,直言此次受益匪浅,定当按照尚先生的构想,全力打好这一仗。还道重点图书编辑室,他亲自领导,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做好大国崛起系列丛书的编印、发行、营销工作。

面对几人的疑问,尚瑞达仔细解释说:名人书评,重点不在书评,而在名人上。啥是名人呢?一般二般的名人还不行,而是要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比如这时候的中国经济界的三驾马车,吴市场、邹晓川、娄纪伟。最好是能引得全国性的大讨论。或者找一家影响比较大报纸,跟他们商议,专门刊登正反两方的读者来信。这些来信,就是最好的书评了。

尚瑞达建议,在书全部入库的时候,广撒网,给全国影响比较大的名人都寄一本新书,欢迎他们对书的内容提出批评、指正。这时候的名人,也需要说话的平台和机会,那就给他们这个机会,给他们个平台。

一本书的新闻报道怎么做呢?尚瑞达继续说道:可以请一批银行领导、金融学家、经济学家、政府官员,来组织一场关于金融方面的研讨会。双江出版社作为研讨会的赞助者和组织者,当然会提供研讨经费和礼品,而这个礼品,就是《货币战争》。当然,研讨会要在图书销售到一定热度的时候来进行。这样新闻点就都出来了,各大报社相信也会相互刊载的。

连载方面,尚瑞达的建议是:如果能说动《群众日报》,或者说干脆就买下一个整版,在副刊位置连续刊载《货币战争》的内容介绍,章节节选。等有读者反馈信息的时候,就把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来信,附在版面上。

至于书的促销,尚瑞达询问出版社是否有绘画高手。蒲清泉在出版社的时间老长了,自然知道社里面有几位的绘画水平还是拿得出手的,就回答说有一两位。尚瑞达就建议,绘制一批书签,书签上就是一些比较有意境的山水、花鸟等小画。

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书签,当一本书注定会成为经典,那这本书里的一些小玩意,就会成为读者竞相收藏的物件,这些都是一个出版社、一个图书,品牌建立起来的必要手段。

另一种促销手段,就是有奖问答。只要读者把书里的一些认为经典句子摘录出来,寄回给出版社。就有机会获得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后续的八部书。当然,这八部书的内容介绍,可以在有奖问答后面附进去,也算为新书预热。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新华书店的促销手段了。这时候没网络一说,所有的销售都是在全国各个地方的新华书店进行。

新华书店是大爷啊,什么书拿过去,都是按书店人员的喜好给你摆放。关系好的给你码堆、平铺,位置还是捡好的给。关系一般或者说没打点到工作人员的,就给你放书架上自生自灭。所以,尚瑞达建议是可以跟省一级书店做好关系,用尚文远的说法就是做好公关。印制一批海报,张贴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然后在最显眼的位置,大量码堆,让书店的工作人员定点服务。当然,出版社在省店,可以让一些利。但尚瑞达也明说,不能让国家吃亏,让的这部分利,他出一半。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尚瑞达说,可以保证《货币战争》会最快速度的打开市场,而且会迅速建立起出版社和《货币战争》的忠实读者群。那么双江出版社的品牌,“大国崛起”这个品牌,也会很快建立起来。当然,这个营销计划,会耗费出版社的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相对于整个出版社的实力提升,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