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小心思
罗书林还是个小年轻,回去除了跟对象腻歪一下,也没别的事。其他几位年纪大点的,家里那位都是黄脸婆了,天天看,也不着急这会,就都同意了。
找了个离饭馆不太远的老茶馆,几个人就开始闲聊。酒桌上光顾着喝酒去了,周围人又多,很多话不方便说。这会茶馆的人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几个老头,也只是打打川牌,安静得很。
谈兴正浓的几个人,不知道是谁就把话题又回到了尚瑞达的那套《大国崛起》上了。在社里谈得都差不多了,但要说编辑思路,罗书林和姚主编还没理出来,只是觉得,这套书,文字太少,到时候书出来,读者买去,怕是会骂娘。
尚瑞达也没光想着沾儿子的光,其实也一直在学习,光第一部《第一个殖民大国葡萄牙》,儿子交到他手里后,他就读了不下五、六遍。所以,说起书来,也能头头是道,对书的前后,脉络梳理得很清晰。但说到内容的编辑上,却又力有不逮,也没个思路。
一旁的尚文远看自个老子没词儿了,就用发现新大陆的口气,叫道:画小人儿呀,多带劲。
馆子不大,但生意很好,几人到了地方,还等了半个钟头,有客人离开,才把位置给占住了。
就着美食,聊着文化界中的闲文轶事,推杯换盏,很是尽兴。
酒至酣处,尚瑞达记起儿子说的教辅的事。就问郝主任,市面上有没有比较好的教学辅导类的书,说自家大小子和女儿,在学校读书很是吃力,功课有点跟不上。如果有什么好点的辅导书,拿回去给他们看看,说不准成绩会上去一些。
罗书林和姚副主编不负责教辅的事,不太清楚,但尚瑞达问郝主任,可是找准了庙门。郝主任主管发行,自己出版社的,外社的情况,基本还是很了解的。
最熟悉的当然是自家的书,就回答尚瑞达说,社里就有,《中学学习指导丛书》嘛,几十本,回万川的时候,带回去就得了。
可不是嘛,罗书林一听尚文远那好似无意间的童音,忍不住一拍桌子,文字不够,拿图来凑啊。连环画可不就很受人欢迎嘛。
宁长河和姚副主编也是眼前一亮,他们之前顾着《货币战争》这书的风格上了,反而没想到插画这一节上来。
一般来说,一个系列丛书,无论是装帧还是封面设计风格上,都要秉承一个大致的风格,不能第一本16开,后面基本搞成32开。
《大国崛起》后面的八部书,每部的文字不是很多,本来就是从纪录片里提取出来,然后增补了不少内容每部才有五、六万字的篇幅。如果按《货币战争》的装帧,同样16开本,版芯一大,排出来,一本书估计不足100个页码,薄薄的一本,那肯定不成样子。
但增加了插画,按照奇数码排文字,偶数码排插画,再把版芯尺寸稍微压缩一下,那就可以排出差不多200多个页码,加上扉页、衬页、前言、推荐、目录,那就可以增加到240个页码,凑成15个印张,那整本书就看起来比较像样了。
但尚瑞达想问的不是这个,不过这个话题开了头,后面就好说话了。就绕着弯子打听现在市面上,最好的教辅书有哪些。
郝主任停住酒杯,考虑了半天,才回答说,还真没有什么,人教社那边倒是有一些,不过都是对新编教材的一些解读,但还不能严格说是教辅。双江社这套《指导丛书》算是开了一个先河,但好像都走不太动,一套几十个品种,一年下来只发了一百多万套。
尚瑞达也只是想着儿子的问题,看郝主任再也说不出个子曰,就此罢手,开始举杯,话头转到其他地方去了。
“看来,时机还真没成熟。”一旁竖着耳朵的尚文远,听完郝主任的话,暗忖道。
一顿饭吃完几人都兴致勃然,又不是几个外人,相互没怎么灌酒,尽兴就好。一看时间,还不晚,才八点多钟,尚瑞达就提议去找个茶馆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