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团年
所以,文广、文远这两个帮倒忙的家伙,被赶了出来。
城里现在有天然气,瓜子、花生可以到商店里买,也有高压锅这些玩意,要搁在农村,这团年饭就得从昨晚开始准备。
特别各种肉食,必须得经过几个小时的文火慢炖,都煮熟了,第二天才能用得上。
团年饭的菜样又特别多,猪、牛、羊、鱼,时鲜素食,一张八仙大桌,必须得摆得满满当当的。奔着的就是吃不完,得剩下,寓意丰年有余。
这么多的食材,如果不提前备好,就农村的柴火炖煮,那团年饭得改到晚上去了。
城里没这些条件限制,一个上午的准备,就够了。
回家的路上,老爷子说了一段挺让人意外,却有几分哲理的话出来:
这人呐。年轻的时候,觉得啥都不懂,对啥都好奇。等到长大了些,见识的多了,就觉得啥都懂了,以为什么都看透了。但等到老了,就跟你爷爷我这个年纪。却又觉得,还是啥都不懂。
你们老子还年轻的时候,想当个兵,都给退了回来,我以为他这一辈子也就那样了。但没想到,到了我老了。倒是跟着他享受了原先连想都不敢想的福。
算命的跟我说,我们尚家的祖坟没埋好,嘿嘿,也有他失算的一天。
你们呐,得惜福。外头再是花红柳绿,到头来,还不是刨个坑,把自己给装进去?
除了老爷子一个人优哉游哉的看着看不懂的电视,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在厨房里做准备。
掌勺的自然是尚大主任,其他四人,给他打下手。
临近10点,竹凤英带着余文,到了家里。
都是女将客,也不好意思待在客厅里等着吃,自然也去厨房帮手。
但厨房再大,也搁不下七、八号人在里转悠。
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很多人把老人当着家里的负担、累赘,觉得人老了,不能给家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出来,便心生厌恶,甚至做出不伦的丑事。
但老人所经历过的,特别是像尚新泰这样经历过晚清、军阀割据、民国、抗战、国战、新中国,以及后来的各种运动的人,没点生存智慧,岂能有这么一大家子完好无损的存活下来?
多数时间,我们可能看见老人无所事事的溜达、闲聊,但早上的这么一段话,却是让文广、文远两兄弟,感触良深。
回到家,尚瑞达已经把早餐做好了。
一家人用过早餐,便开始忙活起中午的团年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