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韩云谦重重叹了口气,难过看着宝生:“大概是几年前的时候,东林学社在岳麓山设坛讲学,我接到了请柬,听闻很多东林大儒也有出席,我对其十分敬仰崇拜,便想赴约,只是时值夏末初秋,天气十分炎热,你母亲当时身体不适,又带着你,便没有一同前往。”
宝生想了想:“那好像是嘉和五年的事情,母亲和我留在淮南过了个秋天。”
韩云谦点点头,继续道:“我独自到了岳麓山,见了许多当时仰慕的学者,听其讲经论学,学问大有长进,都是大儒设坛,实属盛会。但是过了几天,讲学渐淡,气氛有些诡异起来。”
宝生停下碗筷,好奇望向父亲。
韩云谦眯起眼睛“本来只是谈论学问之事,突然有些不知名的学子开始借设坛的机会,开始议论朝政,甚至当众重翻一些前朝和当朝的旧案。”
韩云谦心头一堵,招呼女儿坐下:“来,再用点粥吧,你看你都瘦多了,爹爹手艺不好,下次再来改进了。”
说着乘了碗米粥递过去:“宝生啊,这次真是爹爹连累你了。有些话,也要和你说个明白。”
宝生见父亲语气沉重提起话头,心中好奇,便接了碗慢慢吃了几口。
韩云谦见宝生平静下来,缓缓道:“当年我和你母亲,本不是媒妁之言,相互欢喜之下就双双逃了出去,就因为这样,给刘家给韩家都招惹了不少的麻烦,当时你外公和老太太,还有韩家老族长都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平息下去。这些你也是知道的。”
韩云谦疼爱看了眼女儿:“其实我和你母亲在外游历,一来只为了我们共同爱好山水游历和金石考据,二来,二来,也是妥协之策。”
“东林学风崇尚自由,并不阻止这些学子。但我越来越觉得有违初衷,又很是想念你们,便打算先行离开。那天晚上,却有位少年来拜访我。”说道此处,韩云谦脸色凝重警惕起来,似乎不经意瞥了眼宝生。
韩云谦不好意思转过脸去:“你母亲本来定下了当时赵氏皇后的胞弟赵张庚,因为出逃之事,赵氏家颜面尽失,赵氏皇后迁怒于韩刘两家,两家老人为了保护我们,作为承罪妥协,韩刘两家承诺,我不得进入仕途,子孙不得进入朝政。”
“我和母亲远走江湖,潜心游历山水,互相之间也甚少谈论外界之事。却也难为你一直以来不知道一些事情。”韩云谦心里自责,脸上有些挂不住。
宝生轻轻唤道:“爹……”
“不过那段时间,托了你母亲的福,我在学问方面大为长进。”韩云谦望去门外的山水云雾,脸上浮现了淡淡的笑意。
“我的名声渐渐传入了京畿,甚至在东林清流一派都有了些薄名,当时还引以为窃喜,殊不知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