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发家致富 第66节
早上九点,戏台子就开演了。
舞台前的观众席,是没有座位的,村民们要么自带小板凳,要么摘了草叶子垫着做,要么就直接站着看戏。
这年头,唱戏听曲还很流行,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有人摇头晃脑,挥舞着双手,跟着戏班子唱起来。
年轻一辈多是凑热闹,逛摊子,买小商品,孩子们四处打闹着玩,扒拉着家长的裤子,吵着嚷着要买零食和小玩具。
夏茗他们来得早,占到了不错的位置,泡菜和腌萝卜开罐之后,香味四溢,隔着七八米就能闻到。
“不贵,自己买布,付手工费给师父做衣服,林林总总加起来,也要几块钱一件,咱们卖的是成衣,颜色和款式都很漂亮,料子也不错,值这个价。”夏茗微笑道。
孙巧容还是有点担心,可又不好泼冷水,怕打击大家的积极性,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一家人整夜没睡好,兴奋又紧张。
第二天。
全家人起了个大早,各自带上分配好的东西,往庙会现场搬。
那个味儿实在勾人,一个劲儿往人鼻子里钻,勾得满肚子馋虫都兴奋了。
夏茗用了一点小心思,让舅舅把蒲扇给带上,拿蒲扇对着罐子口,朝着人多的地方扇风,把味道都给扇出去,靠味道把人气吸引过来。
腌萝卜的气味,本来就够诱人了,再故意这么一搞,真没几个人顶得住,尤其是嘴馋的孩子们,一下子往摊子面前涌,挤得密不透风。
夏鸿刚父子被夏茗提前培训过,碰上突然的热抢也没慌。
到了会场才发现,他们并不是最早的,有不少卖货的小摊主,连夜走山路,早早就来占了位子,也有兴奋得睡不着觉的村民,一大早来凑热闹。
现场气氛很热烈。
十里八乡的,有不少村子的人,也知道夏河村要办庙会,翻山越岭地来凑热闹,听说还有十公里外的村民,天还没亮,就叫上亲戚朋友,拿着手电筒,结伴走山路过来了。
因为是推行市里政策的试点,县里和市里都会派人下来看,收到风声的各村村长,也有不少特意前来学习,吸取经验。
夏河村这场庙会,某种程度上,算是万众瞩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