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准备开始当导师!
就像是常浩南自己当年那样虽然他是被导师主动联系的。
……
当然,对于常浩南来说,促成谈判的决定这功夫才刚刚做出,甚至连谈判团队都还没拉扯起来,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后续。
在开完会之后,就照例回了学校。
对于他来说,眼下最打紧的事情是……
招生。
而后来五大总公司又被拆分成集团,那就更没关系了。
但在周瑞夫一个美军高级军官看来,这不就是妥妥的“军工集团赞助媒体和游说集团”剧本吗?
你还说你没有背景?
而白礼德在华夏呆的时间还没有周瑞夫长,听到后者这么一说,也不再有任何质疑。
于是,他们就把这个“AL31F改进说”的猜想,作为开源情报分析的结论报了上去。
这个招生涉及两方面。
一是国庆结束后,一直到十一月初,是毕设学生选导师。
二是大致在同一时间,已经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生要确认导师——
研究生推免工作其实开始的很早,但这年头又没有学信网,也没有在线档案,所以各方面进度都会比常浩南穿越之前慢上一些。
当然,由于大多数学校的推免面试就是走个过场,最后出来的排名基本就是平均绩点排名,所以早在大三下学期结束之前,一部分觉得自己有希望的同学就会开始联系导师了。
本来嘛,这种报告也就是个例行公事,加上周瑞夫和白礼德俩人都是职业军人半路出道,既没有经过外交也没有经过情报学的科班训练。
而且在后冷战年代,军事技术情报也不是什么时效性要求特别高的东西,只要再多等一段时间,就会有更专业的情报机构提交可信度更高的分析结论。
因此一般情况下,也不太会有人当回事。
但这一次,二人直接抄上去的分析却恰好卡在了一个奇妙的时间点上。
以至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为了完成KPI而随手编出来的一篇小作文,最终撬动了整个世界的航空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