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光电子数据传输
工程层面就更不用说了。
别说国内,国外也没有先例给他参考。
只有一点点摸索。
不过,常浩南知道,不能让俩人这么继续吵下去。
正常的工作碰撞没问题,但要是搞出火气来,那就免不了要影响后续的项目进度了。
听着韩志高和霍鹏华两个人的争论,常浩南也隐隐觉得有点脑子发胀。
这种落实到具体层面的项目,他当然也做过不少了。
但其中绝大多数,飞机也好,航空发动机也罢,都算是自己的老本行。
哪怕重生前没吃过猪肉,至少也见过猪跑。
上手自然不难。
“霍组长。”
他开口打断了这场争论:
“如果暂时不考虑体积和质量的限制,单从技术角度出发,能不能实现韩组长的需求?”
这类设备又不需要考虑出口,一旦建造完成大概率是放在原地十几年乃至更久不会挪窝,所以就算体积大也无妨。
而少数不算的,比如之前的重型模锻压机,还有更早些时候的软性磨料抛光技术,也总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其中前者更是连总体设计都有个半成品的方案。
实际上只需要他解决一些关键难题即可。
然而这一次面临的,却实是全新的挑战。
超短脉冲激光加工设备,属于字面意义上的从无到有。
连理论都是他一点点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