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常氏湍流
谁承想没过两年功夫,火炬集团竟然成了航空动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这下就成了“资敌”了。
不过,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人,常浩南前两天才有底气单独接下这一机翼设计任务。
否则光靠他和刘洪波
累死也赶不上时间节点。
所以,一些新入职的员工,甚至都未必见过常浩南本人。
好在刚刚走进来的这几个人都还算眼熟,应该来自火炬集团最早的那批成员。
刘洪波给其余几人安排好位置,紧接着自己也坐到了左手边距离常浩南最近的地方:
“常总,按照您的要求,这几位同志要么跟我一起过参与过冰飞集团那边直升机项目,要么本来就是从当年航空工业总公司那边跳槽过来的,都有飞行器相关的设计经验”
前些年扩充数值计算业务部的时候,整个华夏范围内,能熟练掌握此项技能的人手还比较少。
“同志们,我这里现在有一个法国达索集团的提交的计算申请,是一架高速公务机的翼型设计”
“”
众人皆坐定之后,常浩南首先用最快的速度,三言两语地介绍了这一项目的大概情况。
而且,其中偏偏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常浩南在航空工业系统中带出来的“徒弟”们。
比如601所的林示宽等人。
那段时间,恰好又赶上火炬集团被上级领导点名表扬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
所以,为了体现对常浩南的支持,也是为了解决国企编制缩减后一些编外人员的工作问题,双方一拍即合,把其中一部分人的工作关系转到了火炬集团。
在当时,后者还是科学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