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20分钟的“准直播”
“卫星姿态调整这部分……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确定全部四颗星的新姿态,恐怕有些困难吧?”
作为经验丰富的工程专家,他提出的问题直指关键:
“我当然不是质疑你们的计算有问题,如果这要是东方红四号平台,那确实没什么问题,但你们那可是小卫星,轻量平台的姿态敏感器受到体积和功能限制,性能很难和传统航天级元器件相比,一般要经过多轮校准之后,才能确保足够的指向精度……”
显然,尽管青鸾卫星群本身并不从属于载人航天工程,但这段时间里,沈俊荣也没少对前者上心。
至少,连星上采用的传感器参数都有所了解。
然而,脸上的疑惑却丝毫没有减轻。
这走马灯一样的表情变化自然没有逃出常浩南的眼睛,于是他放下茶杯,关切地问道:
“沈总,我这个方案……哪里有问题么?”
沈俊荣抬起头:
“没有……不对,有……”
不过,用磁强计+太阳敏感器+陀螺的轻型低成本姿态敏感器配置高效确定卫星姿态,本来也是青鸾系统测试的重点项目之一——
航天级元器件确实精确且可靠,但贵金属封装的制造方式就决定了其成本高昂。
根本不可能降低到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水平。
况且产量也跟不上。
在一番颇为混乱的表达之后,他总算组织好了语言:
“不是说你有问题,是我有问题想问你……”
乍一听到这个句式的常浩南差点没笑出来,费了好大力气才总算憋住,切换回郑重的神情:
“您说。”
沈俊荣当即把方案翻到其中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