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浮动装夹方法
“测量铣削力所需要的各项传感器,在MS系列加工中心上面倒是都有……如果以MS45T三轴CNC加工中心为基础,那只需要修改机床系统,就可以实现通过数字自适应切削参数控制切削力,从而补偿切削过程中刀具端产生的干扰,防止过度磨损,并且保持较高的切屑去除率……”
“但落实到具体的加工过程……如果想要通过刀具位置偏差直接确定加工量的误差,那就必须保证装夹过程对工件产生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
这次,还没等常浩南开口,刚刚一直低头奋笔疾书的杨卫华就突然抬起头:
“关于这个问题,我这倒是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
常浩南原本的打算是,考虑到装夹形变量基本发生在夹具释放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因此把装夹引发的形变量独立出去,利用基于应力场构建的变形预测法进行控制。
【dFj=[Kts·hj(o)+Ktp]dz】
“其中Kts和Ktp分别代表对应方向的剪切力和犁切力系数……”
“……”
虽然说是第一步,但仅仅考虑铣削力本身,以及由铣削力和安装误差所导致的刀具偏心量,就已经让整个系统变得非常复杂。
再加上常浩南几乎是靠一支笔在干讲。
但突然听到有人这么说,他也顿时就来了兴趣。
“仔细说说?”
作为业内有一定名望的技术人员,刚才那一段差点被绕懵的过程对于杨卫华来说绝对不算什么好的体验。
搞工程出身的杨卫华已经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不过,这并非因为常浩南在刚开始就用了什么精深的理论。
只是推导过程确实过于繁杂了一些。
记下来回去多看几遍,总归还是能跟上思路。
好在,理论功底不错的魏永明很快接上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