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识!
但实际上,过了十几年后大家发现,这东西也要分情况而论。
对于西欧和美国来说,上面的结论确实没错。
但对于中亚、东亚和北亚地区而言,反而因为降水量和等温线北移,有利于农业生产。
所以,经历过这些事情的常浩南和“原生”于这个时代的人,确实存在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好在他之前也留了钩子,所以这会还可以继续找补:
刚才一直坐在边缘位置闷声发大财的李忠毅,此时更是突然抬起头,同时来了个战术后仰。
看向常浩南的眼神中,分明能读出一句话:
“小祖宗诶,你又要搞什么狠活?”
见到气氛有些冷场,常浩南也终于意识到,或许改造4000万亩耕地对于眼下的华夏来说,也还是有点超出了想象力。
但他也很冤啊。
“当然,这是完全不考虑其它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如此大面积的土体改良工程,如果真能得到执行,除了肉眼可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外,甚至还会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绝不亚于南水北调这样举全国之力的世纪项目。”
“因此,哪怕只是一期工程,也需要进一步分阶段执行,考虑到这还算是一项新技术,尤其长轴距、大面积条件下的效果还缺乏数据,所以首先,我们是准备利用3-5年时间,搞一个50-100万亩面积的中等规模实验,然后……”
不过,还没等常浩南说完三步走的全部规划,另一位领导就半抬起手打断了他:
“中间这些过程我们后面再具体去谈……如果你真的认为单一个蒙省东部就有千万亩量级的土地改造潜力,那无论第一步的规模有多小,在做规划的时候都要按照世纪工程的标准来进行。”
“所以,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你谨慎考虑一下。”
明明是刚才领导自己非要问“不考虑投入的资金和其他成本”的。
那就应该预料到,会得到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才对……
实际上,这倒是常浩南自己有些先入为主了。
21世纪初这会,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铺天盖地的宣传都是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土地退化农业减产等等云云,导致大家对于未来的情况普遍抱有悲观预期。
领导也是人,也会受到这种舆论的影响。